新石器时代石斧,文物。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斧先在远古时代是用于砍伐木材、削劈兽骨等多种用途的农业工具。早期的斧是猿人用石片打制而成,形状粗糙、不规整。使用时用绳子将其绑在木棍的一端。后来,随着技术的改进,猿人采用磨制技术,并学会了在石器上打孔,于是出现了磨制而成的石斧。这种石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有刃,多斜刃或斜弧刃,也有正弧刃或平刃。使用时,用绳子穿过斧头尾端的小孔绑在棍子上,经久耐用,力度大,使用起来更省力方便。石斧再后来演变成一种祭祀用具,一直沿用到商周时期。随着人类活动的演变,斧也被用于战争,成为一种武器。随着青铜器、铁器的出现,大斧、板斧等一直作为冷兵器中的一种,被人们所喜爱。
石斧是远古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石斧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以两面刃、多斜刃、斜弧刃、正弧刃、平刃等不同方法磨制而成。据有关资料显示,徐闻地区出土的石斧多为单肩石斧和双肩石斧,均有柄、刃,石质主要是玄武岩,也有“舶来品”(国外品)像板岩、沙页岩、玉石等,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侧面,也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一个物证。
石斧在中石器时代开始东到吉林、山东、江浙和台湾,北到内蒙古北部,南到广东海滨区域。所知较重要的遗址,在黄河流域分布比较密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常按伴随出土的陶器的特点而加以区别,例如彩陶遗址、黑陶遗址等等。石器就比较进步。有较薄的和长形的石英石片,都是精巧的证明。石器都是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进行了加工,使之成为各种不同形状的刮削器。石斧——圭。
最后虽说石斧属冷门藏品,但随着市场炒作的原因,石斧市场越来越好,价位也越来越高;相对也吸引越来越多收藏界的藏友争先收藏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