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安徽铜元局铸造的铜元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大名鼎鼎的“安徽方孔十文”(安徽省造光绪元宝方孔十文铜元)“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五文铜元“安徽方孔十文”铸量更小,是“中国铜元十珍”之一。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灏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光绪元宝,发行于1887年,结束于1912年,短短的25年,却见证了华夏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是中国第一枚使用的机制铸币。虽然钱币正面依旧是满汉文化的融合,但是背面却标示着西方文明的介入。钱币虽小,却也很现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时政以及格局。
我国清代银圆虽然制造时间不长,但是有许多珍品币流传,这些难得一见的藏品,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中却屡有出现,如: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圆,2017年成交价为427.5万元。奉天省造库平银一两光绪元宝: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铸,2017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70.7万美元落槌,现市场估价350-500万元人民币。陕西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铸,市场估价为250-480万元人民币。
正是因为世界上的古钱币存世量非常稀有,因而在各地拍场能够见到它真迹的几率往往很低很低。
此枚光绪元宝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而其整体颜色呈现出生锈的铜黄色,给人一种岁月凝重的沧桑感。然而,尽管如此,钱币的币面的图案依然保存完整,钱币的反面外圈刻有“四川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几个楷体小字,内圈则清晰可见“光绪元宝”四个大字,整体币面造型较为分明,且布局和谐,堪称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