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利德隆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征集範圍: 郑重提示: 如你有好藏品请联系徐总;-
[陶瓷] 高古瓷、宋元明清官窯瓷器、民國名瓷、現代毛瓷及大師精品瓷器,紫砂壺.
[玉石] 高古玉、明清玉、現代玉、翡翠、田黃、雞血石。
[字畫] 油畫、水墨、歷代名人名家書畫、現當代書畫、各派系名家字畫。
[雜項] 郵品錢幣、古籍善本、金銀銅器、奇石雕件、文房用品、佛像。
[家具] 明清各種材質的硬木家具,以紫檀、海南黃花梨及金絲楠木等名貴材料為主。
明清中國官窯瓷器比較註重給瓷器寫款,多數瓷器款在底部,個別的瓷器款兒寫在瓷器肩部或者口沿德地方。而康熙時期是清朝瓷器寫款的第壹個高峰期,這壹時期瓷器上的款識,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不是很規範。
從清代早期康熙時期官窯瓷器留下來的大量款識,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寫款的發展脈絡。每壹種款識都是壹種嘗試,每壹類款識都是壹種創新。
因為明末清初,沈寂了半個多世紀的景德鎮終於開始恢復,特別是禦器廠的再次設立,不僅官窯瓷器上書寫各種款識又成為了常態,民窯產品也借著這個機會開始嘗試畫寫各種款識,向官窯看齊。這壹時期瓷器上的款識,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
康熙二十年之前康熙官窯基本都是官搭民燒,標準的官窯款識根本無法得到確立。所以宮廷所用之瓷器,在今天看來很難與民窯清楚的區分,大部分都不落款,盡管落款也都是壹些堂名款。
其中具代表的就是壹批帶有“中和堂制”的青花加紫的瓷器。比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癸醜中和堂制”。
這三種款識不但有年號,還書有幹支紀年,我們能夠清晰的知道這批瓷器的制作年代,分別是康熙十年、十壹年和十二年。“中和堂”是圓明園中康熙皇帝所居的殿堂。
這些署有中和堂的器物,其制作精細程度比壹般康熙時期的瓷器都要精致,再結合康熙初年“不尚尊號”的時代背景來鑒別,當非壹般的堂名款瓷器,很有可能就是康熙早期的官窯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