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水肥一体化_技术发展背景_四大跨越性阶段

  • 发布时间:2019-03-11 16:50:16
    报价:面议
    地址:浙江,杭州,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
    公司: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15797879155
    电话:0571-86056609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水肥一体化即是对土壤水分、肥力进行综合性管理。通过一体化管理技术,将灌溉与施肥工作精准化开展,这样的种植管理技术十分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当然,在目前的技术邻域中,较为令人期待是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其不仅能够高效管理水肥,更以自动化控制运行,十分节省人力、物力。虽然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如此发达,但小编不得不提及水肥一体化发展的四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年,尝试阶段。1975年陈永贵副总理从墨西哥引进两套滴灌设备;1977年,新疆农垦科学院魏一谦等专家开展了园艺作物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示范。但由于受当时技术以及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等因素的限制,滴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缓慢。

    第二个阶段年,引进与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部分单位在温室大棚的蔬菜和花卉上开展了滴灌器材的研究和应用试验。

    第三个阶段年,国产化与示范阶段。199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引进了以色列成套滴灌设备,在兵团八师1 2 1团大田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滴灌器材的国产化砑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大田作物应用滴灌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1998年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棉花膜下滴灌的需水规律、灌溉制度、滴灌施肥、机械化作业及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并对进口滴灌设备、器材进行了吸收、消化、改进和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滴灌设备及器材生产技术,完善了田间设计及相关农艺配套技术,大田棉花膜下滴灌蓬勃发展。到200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滴灌面积发展到33.3万hm2,并开始向我国其他旱区辐射。

    第四个阶段,2006年以后,规模化发展阶段。“十一五”以来,滴灌应用的作物由棉花增加到加工番茄、玉米、小麦、甜菜、向日葵等,而且应用地域范围逐步扩大,由新疆逐步向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推广。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0.27亿hm2,滴灌面积385.67万hm2,占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的14%;其中2013年滴灌面积净增63万hm2;新疆(包括兵团)已推广了253.33万hm2,目前约有59%面积采用滴灌随水施肥技术(兵团达到95%以上)。2002年农业部开始组织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核心示范区,集中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农业节水纲要强调积极发展水肥一体化。农业部下发《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农田节水示范活动工作方案》,将水肥一体化列为主推技术,强化技术集成和示范展示;2013年农业部还印发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