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大家说怎么判断之前,我们得先理解白玉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白度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原则:就是一般越白的和田玉,内部的结构越致密,油润感也很好,这是由于和田玉的矿物含量主要是透闪石,其中半透明的晶莹感,来源于伴生的阳起石,透闪石和阳起石形成的交织结构,就是和田白玉,
说道油润,这里说一说和田玉原料的一些专业术语,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脂粉:脂粉是决定玉石品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脂粉综合地表示了此件玉石的油润、密度、色纯度,也就是凝脂度,一块料子的脂感强,玉质也就不会差;油性:非凝脂的油性感觉,可以对比羊油那种感觉,比较相似;
糯性:糯性就是一种浑厚的感觉,打个比方,籽细看看上好的大米煮熟后的感觉,浑厚油亮均质的感觉玉皮:指玉石表面的皮称为玉皮,有色皮、石皮、僵皮等,玉皮是一块原料的表层,山料也有皮,真皮:一般特质籽料的天然的皮色、毛孔这些特质,山料不看皮的真假;二上皮:是在天然的皮色上加了一层人工的颜色,也指无中生有的加色;杂色:相对于“本色”的其他颜色,制作时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就是俏色。
脏色:和田玉的局部颜色不好看,相当于杂质,需要剔除(即“挖脏”)。棉:地子色上的白色杂质。石线、石花也与棉类似,可以理解为形状上的区别。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两者都有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行话说“十玉九裂”,形容很常见)。水线、纹线:水线就是玉石里面一条半透明的像筋一样的东西,都成直线方式或者近似直线的形式出现,浆:原材料上以团块状、条带状分布的,透明度较低呈浆白色,与周围玉材有明显分界。阴:指玉的一部分或全部呈阴暗的色调,如煮过的荸荠。阴阳面:在同一块玉中,一面质地好,一面质地差。
灰:色不正,有灰色的感觉,料暗;僵:僵就是钙化物。所谓玉石生成过程中的一种伴生钙化物。而钙化物在玉石矿脉中走向不定。有的大块聚集。有的小量窜生玉中。瓷:指如玉质有瓷质感。松:结构不紧凑。面:玉质比较松。石花:不规则如花点状。暴(起性):在制作中易起鳞片。
接下来咱们继续聊怎么鉴别和田玉的白度,玉石的交织结构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短云絮结构,交织结构和一般的平行结构都不一样,交叉会形成稳固的架构从而让和田玉比单一的矿物结构更结实,所以白玉给人感觉致密感很强,透闪石含量很高的时候和田玉的白度会很高,结构相对要松一些,光泽要差,如果阳起石的含量合理,和田玉在半透明的感官下会同时出现糯感,这就是新疆和田玉独有羊脂效果的由来,而籽料基本都是短云絮的结构,所以看上去就又致密又油润。
说会到白度的判断,一般情况下,我们判断的原始依据就是用香烟,这个很多人都知道,香烟在和田玉里是比较典型的参照物,因为基本上绝大部分的香烟,白度都比较一致,所以商家慢慢就达成了一致,用香烟作为“烟标”,作为白玉的颜色参照物,在很多时候,烟标也会拿来作为其他的一些玉种的对比,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看出玉质是否其他一些杂质,当然烟标不是绝对的
对于不吸烟的人群来说,也可以拿其他的一些纯白的参照物,比如说白色的A4纸,白色的衣服这些东西来对比,因为这些参照物的白色是染出来的,色度同样比较的纯,玉石的天然白色达到纯白比较难,但这个只是初级判断,还是建议大家多去看看实物,这样会更容易判断。
一般对于老玩家来说,更加信任的是“质子对比法”,简单的来说就是专门用来对比其他玉料的高品质标杆参照物,在买质子的过程中,白度就已经经过非常认真的挑选了,一般都是非常优秀的脂白甚至高白才会拿来做质子,两个同样的玉石放在一起一对比,无论是玉质还是色度,都非常容易看出来了,因为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鸡骨白或者僵白的料子,在高光下会产生迷惑人的虚假白度,这在质子的对比之下就无所遁形了,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对质子有高要求以及有一定的经验才好
还是要强调一点,无论哪种颜色的和田玉,对肉质都一定要追求,不要仅仅去看白度,像俄料比大部分和田玉都要白,不过那种白让人看起来没那么美观,结构也远不如新疆和田玉那么致密油润,有些老玩家会这么说:“俄国山料越盘越干,和田羊脂越盘越油”,古人说的“珠圆玉润”这句话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