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以名贵玛瑙入釉,釉色以天青最为名贵,"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称。汝窑最早为民窑,在北宋晚期宋徽宗统治时期,“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汝窑开始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宋灭亡后,汝窑也随之消失,所以时间前后仅有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为宫廷烧造出的汝窑瓷器才被称为“汝瓷”,是一个专属名词,也就是现在所指的五大名窑中的汝窑瓷器。由于烧造时间极为短暂,而且传世的器件稀少,现国家记录在案的仅有67件左右,所以极为珍贵。
汝窑特征是胎色呈香灰色,釉色以纯正的天青色为主,釉面较光亮,釉厚且釉中有少量气泡。器物表面一般都有细密的开片,犹如蟹爪;无纹片者极少见。汝窑一般都是小件器,器物种类有盘、碟、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葵瓣盏托、椭圆形水仙盘等。盘的圈足较大,圈足外卷呈八字状。大多数满釉支烧,器物通体满釉,仅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状,多靠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呈白色。少数器物有铭款,所见有器底刻"奉华"和"蔡"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