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厌氧反应器水封罐主要由杯形罐体和进、出水口组成,其特征在于 园底杯形罐的罐壁
上部设有相对的进、出水口,其进水口的水 平位置略高于出水口;进水口处装有活动式
阀板,该阀板与进 水口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下端为弧形的隔板从罐盖中央的 扁孔垂
直插入罐内至下部。
IC厌氧反应器的水封罐可以隔绝空气,可以维持厌氧反应器的压力,可以起阻火器的作用
,还可以有一定的沼气净化效果。
IC厌氧反应器水封罐工作原理如下:密闭生产罐中原油沉降分离后的含硫化氢天然气通过
水封罐进口管道进入水封罐的底部,通过底部筛管分散气流后进入水域空间,含硫化氢天
然气从水域底部上升后聚集在水封罐的液体上部空间,当气体不断由液体中分离出来,在
上部空间聚集形成一定压力后,由水封罐顶部出口管线排出燃烧。当发生回火时,水域成
为含硫化氢天然气流程的隔断部分,能够有效的保护生产罐,同时天然气通过水域空间时
,一部分凝液被降温分离,在水域上部形成凝析液层,减缓了阻火器的堵塞情况。
IC反应器的优点:
(1)出水稳定性好:利用二级UASB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过程中K s高产生的不
利影响。在1994年证明,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VFA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使反应进
行稳定。
(2)启动周期短:IC反应器内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
IC反应器启动周期一般为1~2个月,而普通UASB启动周期长达4~6个月。
(3)沼气利用价值高:反应器产生的生物气纯度高,CH4为70%~80%,CO2为20%~30%,其它有
机物为1%~5%,可作为燃料加以利用。
由于厌氧消化过程微生物的不断增长,或进水不可降解悬浮固体的积累,随着反应器内污
泥浓度的增加,出水水质会得到改善,但污泥超过一定高度,污泥将随出水一起冲出反应
器。因此,当反应器内的污泥达到某一预定高度智慧需要排泥。UASB反应器排污泥系
统必须同时考虑上、中、下不同位置设排泥设备,应根据生产运行中的具体情况考虑实际
排泥的要求而确定在什么位置排泥。
一般污泥排放应该遵循事先建立的规程,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每周)排放一定体积的污泥
,其等于这一期间所积累的量。更加可靠的方法是确定污泥浓度分布曲线排泥,原则上有
两种污泥排放方法:
从所希望的高程直接排放;
采用泵将污泥排出。
污泥排泥的高度是重要的,它应是排出低活性的污泥并将活性的污泥保留在反应
器中。一般在污泥床的底层将形成浓污泥,而在上层是稀的絮状污泥,剩余污泥应该从污
泥床的上部排出。在反应器底部的“浓”污泥可能由于积累颗粒和小砂粒活性变低,这时
建议偶尔从反应器的底部排泥,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器内积累的砂粒。
建议清水区高度0.5~1.5m。
污泥排放可采用定时排泥,周排泥一般为1~2次。
需要设置污泥液面监测仪,可根据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
剩余污泥排泥点以设在污泥区中上部为宜。
对于矩形池排泥应沿池纵向多点排泥。
由于反应器底部可能会积累颗粒物质和小砂粒,应考虑下部排泥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避
免或减少在反应器内部积累的砂粒。
对一管多孔式水管,可以考虑进水管兼作排泥或放空管。
一般认为排去剩余污泥的位置是反应器的高度处。但是大部设计者把排泥设备安装在
靠近反应器的底部,也有人在三相分离器下0.5m处设排泥管,以排除污泥床上面部分的剩
余絮状体污泥,而不会把颗粒污泥排走。UASB反应器排污泥系统必须同时考虑上、中、下
不同位置设排泥设备,应根据生产运行中的具体情况考虑实际排泥的要求而确定在什么位
置排泥。
对于一个新建的UASB反应器来说,启动过程主要是用未经驯化的絮状污泥(如污水处理厂
的消化污泥)对其进行接种,并经过一定时间的启动调试运行,使反应器达到设计负荷并
实现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通常这一过程会伴随着污泥颗粒化的实现,因此也称为污泥的颗
粒化。由于厌氧微生物,特别是甲烷菌增殖很慢,厌氧反应器的启动需要很长时间。但是
,一旦启动完成,在停止运动后的再次启动可以迅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