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蓄电池随着近两年动力汽车产业的兴起,市场上对于动力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以及需求扩大的同时,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的需求量也呈现倍增趋势。
这样的变化无疑给结构件制造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要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并不容易。据了解,由于结构件企业与锂电池客户绑定较深下游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导致结构件市场高度集中,行业两极分化发展日趋明显。与此同时,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电池包不注重量化的急迫要求之下,很多锂电池企业
在市场规模上,动力电池结构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主要为电芯外壳顶盖、钢/铝外壳、正负极软连接、电池软连接排等,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密闭性、能源使用效率等都具有直接影响。动力电池作为锂电池和电池模组的主要构成材料之一,其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锂电池结构件行业市场规模及产值出现快速增加。
GGII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销量30.8GWh,预计2017年中国电动车产量达78万辆,动力电池产量达40GWh。这将给锂电上游产业链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有技术、有实力的锂电池结构件制造企业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和动力电池产能大规模扩充的保证之下,未来两年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爆发。
电池结构件在技术上的要求是很高的。尽管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新进入的结构件制造企业也逐渐增多,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行业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作为保障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硬防火墙,精密结构件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关注的焦点,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进入电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和动力电池企业产品进入整车企业供应链一样,都是非常困难的。
有调研发现,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与下游大型客户建立稳定供应关系的门槛很高,动力电池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会经过严格、复杂及长期的认证过程,会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打样、试产、检验等程序,逐步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盛越蓄电池原因分析
3.1 对发生燃烧的着火源电池进行分析发现燃烧后的极群均保持整齐,极板无明显弯曲变形和破洞现象,所以从电池燃烧后的极群外观上基本可以排除电池短路的可能性。
3.2 对现场未发生燃烧的A、B两组电池进行检查确认无短路、多酸漏液等制造不良。但电池壳体全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个别电池壳体受损严重并破裂,有少量电解液漏出(经确认为工人在搬运、安装过程中,不按规范、鲁莽操作损伤壳体),所以推断电池组由于壳体损伤破裂漏液而导致燃烧。
壳体破裂(漏液)导致电池组发生燃烧原因如下:
电池充电末期后内部会有少量游离液(正常现象),由于壳体破裂游离液从破裂处溢出至电池架上。
电池架是接地的,而电解液为导体从而产生接地短路。
壳体溢酸处与电池架接触部位的接触电阻很高,短路时产生的热量集中此处导致壳体燃烧。
附:公司针对电池壳体破裂(漏液)导致电池组燃烧模拟验证试验
盛越蓄电池四、结论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4.1壳体破裂(漏液)至电池架引起接地短路可能导致电池组发生燃烧。
4.2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必须小心搬运,严禁摔、砸等野蛮违规操作。同时安装前应检查电池壳体是否有变形、破损和电解液泄漏现象,若有则严禁安装使用,必须报废处理。
4.3 建议电池安装时,在电池与电池架(柜)之间放置绝缘托盘,以防止电池漏液时发生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