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我们来欣赏欣赏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艺术家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群虾戏水图》,这幅《群虾戏水图》一打开会看到好像寥寥数笔就把这些虾给画出来了,感觉非常的简单,但是实际上越简单的画它就越难画,就是为了几笔能花出一只虾,齐白石老先生就整整花了七八十年的时间。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但他不是天生的会画画,也不是天才,他小时候呢是个木匠,但是呢他却非常非常的喜欢画画,所以他每天工作完回家后都会拿起一本残破的芥子园画谱,然后看着它去学习画画,我们都知道芥子园画谱在中国近代非常有名,很多的大家在一开始学习画画的时候,都会用它来当作范本用来练习,齐白石他也是拿着一本画谱一笔一笔地临摹一笔一笔的画,他虽说不是天才,但架不住,他有一颗勤奋好学的心呐,在他小时候他们家旁边有一个星斗塘,池塘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虾呀水草呀,他小时候非常喜欢到池塘边上玩,有的时候一观察就观察一下午,还会拿着芦苇杆去逗水里面的虾,这也是他他小时候一个很温馨的记忆,到青年时开始画虾;后来他到北京去卖画,画什么呢,就画他小时候的那个欢乐场景,其实我们每个人对童年对故乡肯定都会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他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他就在自己家的笔洗里养了一只长臂青虾,他画虾每天就观察它,看它是怎么游的,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慢慢的呢他就越来越真实的把虾画了下来,因为他长期的在画虾,画虾的这个名号呢也就越来越大而且他画的越来越逼真,人们都说唉你这个虾画的真好呀!后来很多人就捧他,说这画一定能卖高价,还有学校请他去当名誉教授,他画虾的名号就此传开来了,放在我们常人的身上可能早就忘乎所以了,但是齐白石老先生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于是他更加潜心下来,他还是继续在画虾,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说他画虾一生当中经历过3次,比较重要的变法。他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浅,此三遍也。也就是说他一开始画虾的时候最初只是把神似形似、神韵尽可能的表现出来,那个时候所有的墨色都是一样的,在回来他开始慢慢的在虾头的那个地方下重墨,然后虾身的那个地方墨比较轻而淡,好像透明的可以通过壳看到里面的虾肉一样,在眼睛的这个地方从原来的点变成了一个短横,使它的眼睛变得更加有神,而到最后几乎就是如炉火纯青了,
从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到懂得笔墨也善于操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以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 李苦禅曾说过:白石翁画虾,乃河虾与对虾二者惬意的“合象”。意思是是说虾的精神状态,虾的有弹力的透明体,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把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完满的表现出来,这样丰富的内容,齐白石先生用的是及简练的笔墨,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一笔一笔可以数得出来。纵观整幅群虾图我们看不到任何的一丝水,但是就像是毕加索所说的一样,他说:“齐白石老先生的整幅画面里面可能只有一根线划水,但是我仿佛就看到了江河,仿佛就嗅到了水的清香”,各大评论家们对齐白石晚年画的虾的评价就是几近完美,,古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为了做到着一点整整花了七八十年的期间,有的时候我们看似好像艺术家就那么云淡风轻的一笔却是他们背后蕴藏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似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