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赏功”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所铸造的非流通货币。相传有金,银,铜三品,皆世所罕见,泉界大珍。类似钱币还有后代满清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翼王石达开铸造有“翼王赏功”钱。 钱面文字“西王赏功”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字体浑朴,笔画挺拔,边廓精整,品相佳美。钱背光而无文。两面的包浆沉着,呈古铜色和黑色,包浆虽薄,却异常坚硬,没有脱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图为上海博物馆藏西王赏功钱。
一枚为著名的钱币收藏家蒋伯薰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四川省成都任职时收藏,直径49毫米,穿径11毫米,金灿如新,光彩夺目,华美富丽,十分诱人,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据著名钱币收藏家马定祥先生著文记述:20世纪初,成都张某于五洞桥一小吃处,以80文铜钱,购得“西王赏功”钱,磨去其轮,见“赫然赤金”,兴致勃勃,沾沾自喜曰:吾无意得一金钱。钱商闻之,上门求观,张已将钱熔之,得金数钱。钱商顿足曰,若不熔,值黄金20倍也。张追悔莫及,丧气数月。
第一枚为清末民初金石收藏家申砚丞秘藏,后人亡物散,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第二枚为钱币收藏家罗伯昭1933年用重金购得收藏于重庆。该钱银色熟旧,黑锖斑灿,温文可爱,后捐赠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一枚为上海张叔驯收藏,后张远走异乡,下落不明。一枚为上海收藏家孙鼎先生收藏,后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
亦称宫钱,是古代帝王或割据首领为鼓舞士气、奖励有功人员而专门铸造的供赏赐用、代表荣誉的钱币。它大多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金属,其功能与现在的奖章和军功章颇为相似。图为清代赏功银牌。
在唐代,开元通宝铜钱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朝廷也经常将金质、鎏金和银质的开元通宝钱作为赏赐之物,以笼络人心,鼓舞士气。
金质钱有太平通宝、宣和通宝、乾道元宝等;银质钱有太平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庆元通宝等。这些宫钱均在年节之时,分赐给各位朝廷重臣与内宫嫔妃,以作恩赏。辽代有“丹巡贴宝”、“百贴之宝”、“巡贴之宝”等宫钱,是辽帝用以赏赐陪同的巡狩官员。钱文中的“贴”字即契丹语“钱”之意。
赏赐钱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钱币,历来都是珍贵的收藏品。由于其铸造量小、质地贵重,流传于世的数量极少,在古玩市场上价格不菲,因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图为清代赏功银牌。
不上门不收购,只做正规合法拍卖,合作送拍有费用,非诚勿扰
古玩古董鉴定,出手、推广策划,交易
征集人:高经理
咨询热线-7724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