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乌金釉塔式炉
规格:口径:13.9cm/通高:23.4cm
乌金釉是我国名贵的色釉之一,是在建窑,黑定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但与上述各种天目釉的失透现象迥然不同,是一种光润如黑漆一样,明亮的黑釉。乌金釉即黑釉,因黑釉釉料在景德镇称“乌金土”。景德镇元、明时期不太流行黑釉瓷器,故此期的传世品很少。直至清时期非常流行,并大量出口欧洲市场。金彩是指一种采用黄金色釉上彩作为装饰的制瓷手法。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为是始于宋代,其中尤以定窑金花瓷器最负威名。宋周密《辛酉杂识》续集上卷载:“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入窑,永不复脱。”传世品有黑釉、酱釉金彩定器。明洪武初,景德镇始有金彩瓷器的烧制,清代达于极盛,但其使用金彩的方法却无法与定窑相比。此香炉集乌金釉、金彩于一体,完美工艺毋庸置疑。
乌金釉较之其他单色釉瓷器的清馨淡雅,乌金釉瓷器更加深沉似水,凝重华贵,自有气势,更为名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单色釉极不易烧制成功,成品率极低,不同于青花与彩瓷,表面微小瑕疵都极为明显。这种名贵的高温颜色釉,由于当时工艺水平有限,极难烧成。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督陶官亲自参与烧成才慢慢成功。这种釉面发出如镜面一样的光亮,极为富丽华贵,是历代黑釉瓷器中水平高的一种。因此,清三代官窑单色釉精瓷的艺术与收藏价值颇受市场认可。
香炉的器形多种多样,有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筒式炉等。此件藏品为乌金釉瓷器中不可多见的的塔式型香炉,器型少见。器型标准,矿物质乌金釉,通黑发亮,油质感强。因矿物质含锰元素,故若用强光照射,会发现有大量的金点闪烁,宛若黑夜里灿烂的星辰,幽深神秘,高雅名贵。香炉的泥胎采用高岭土糯米胎骨,用手抚摸细致滑嫩,有官窑气质,是乌金釉里面的精品。
乌金釉一直以来在收藏界价格很高,它的美无与伦比,早已被收藏家们认知。近年来,乌金釉器在拍卖场上的价格屡创新高,让不少人开始对在藏市中的乌金釉青睐有加,并形成了又一股收藏热。此件塔式香炉,造型端庄,从瓷器整体呈现色泽、纹饰、精雕等方面来看,制作技艺已相当成熟。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