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湾中正春季拍卖精品赏析
名称:河南省造双旗币贰佰文
规格:重:28.1g/直径:4.17cm
双旗币起源于民国,1911年中华民国宣布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
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河南省造双旗币,因稀少程度而出名,在钱币保藏界以其存世量稀疏而遭到大家的珍爱,并且,还因为它的制造反常精巧而倍受大家的宠爱。
在我国近代银币中,由于它的制作异常精美,倍受人们的宠爱,久享盛名,也被列入我国近代机制币10大珍。 近年来,铜元价格不断攀升,成为轰动收藏界一时的响雷,学者认为,它的收藏价值难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场的黑马,加之这些机制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罕见的精品,在钱币收藏界以其存世良稀少而受到人们的珍视。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此藏品正面图案中央为两面交叉的国旗,背面图案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嘉禾纹下方为当贰百文铜元。藏品设计精美,做工精细,纹饰丰富,布局合理,层次鲜明,工艺纯熟精湛,艺术价值较高。由于铜元在我国发行流通前后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我国货币的历史长河中仅是十分短暂的一瞬间,但中国铜元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化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过程,是我国近代货币史和钱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历史意义。钱币虽小,却也能反应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收藏意义颇佳,价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