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代。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而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钱币之学。
“钱”与“前”同音,古代货币的形态多为方孔圆形币,钱中有眼,因此,在古人看来,钱币就有了“眼前”的含义,如果钱币上铸有福禄寿的图案,那便是“福禄寿在眼前”的意思。也正因此,在我国古代货币中出现了一类奇葩——被称为“花钱”的民俗钱。
民俗钱又称“花钱”“厌胜钱”或“压胜钱”。外形常与当时的古钱相仿,但却不能流通。花钱的图案五花八门,所展示的内容丰富,是不同时期民俗的缩影,并有如:祈福、镇库、馈赠、祝福、玩赏、配饰等众多类别,映射出百姓对幸福安康、前程锦绣的美好期许。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康熙通宝望子成龙花钱”一组,该组钱币直径8.2-8.3厘米。钱币正面铸“康熙通宝”四字,背面镌刻花纹图案,极具动感,呈现出“望子成龙”之意。钱币黄铜质,色泽偏黄带金光,雕刻精美,古朴雅致,品相精良,图文工整端庄,尽显皇家尊贵气派,是清代此类花钱中的上品。
花钱有别于行用钱币,最重要的是它不能流通,不能作为货币来使用,但正因为花钱不能像行用货币那么正统、规范,由官家督造甚至皇帝亲自审验,它可以借钱币的形制为载体,把古代的思想、艺术、宗教等都融汇进来,从而把中国古钱币的文化内涵大大丰富、延展开来。现在的收藏人群对花钱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近年价格也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