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洋币又称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亦称安南银元。而所谓贸易银圆,就是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发展殖民地贸易而发行的银币,坐洋币就是其中之一。1858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强迫安南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安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为了发展殖民地贸易经济,法西兰第二帝国于1885年开始铸造坐洋币,至1928年共计43年。而在中国的发行时间为1903年至1933年截止,其因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法国船洋法币逐渐消失,坐洋币也随之消失,因此坐洋币现存量及其稀少,价值不菲。
文中所见的该组货币为1905年与1899年发行的坐洋币,两枚银币都保存完好,色泽饱满,图案精美。银币正面的主图为手执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两枚银币无论从细节还是整体概况都臻于完美,极好地还原了当时货币的原样,透过这两枚硬币我们在领略到当时那高超的艺术制作水准的同时追溯到那个屈辱年代下的社会现状,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坐洋银币做工精良,成色足,“坐洋”的形象虽然与其后英国铸造的“ 站洋”中持戟武士傲然挺立船头的形象大相径庭,但却丝毫无法掩盖殖民主义者大规模进行经济侵略的野心。我们常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坐洋币便是时刻提醒着我们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的极佳物质,让我们以史为鉴,重新出发。正是因为坐洋币具有极高的历史纪念意义,因此坐洋币在银币收藏市场中一直都是是炙手可热的,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好。
虽然坐洋币是真正意义上的曾经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币,是法兰西帝国主义在银元贸易中实施经济侵略的实物见证,但是由于坐洋币当年主要是在东南亚地区发行,在中国的流通仅限于南方沿海地区。甚至如今在海南还有当姑娘出嫁时压箱底的风俗。在早期,坐洋的流通是我国对东南亚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是外国列强对中国贸易侵害的一个佐证,具有极高的收藏纪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