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废弃的电器电子产品逐年增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因产生量大、富含多种金属和塑料等资源物,被称为“城市矿山”。规范合理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挖掘“城市矿山”潜力,科学回收资源物,是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高度关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规范处置,从2011年开始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实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处理基金补贴制度,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5类产品纳入了基金补贴目录。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109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纳入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年处理量超过7800万台,切实推动了资源物的回收利用,有效地消除了环境隐患。
在环境保护部的指导支持下,全省共有5家拆解处理企业纳入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年许可处理能力达到843.5万台。
5家拆解处理企业管理先进、技术规范、独具特色,彰显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的“四川特色”。他们中既有以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为己任的四川长虹格润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从废家电中回收资源物用于新产品生产;也有践行再生循环理念的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资源物的综合回收利用;也有长期从事环保设备生产制造的成都仁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用高效的设备推动资源的大化回收;还有以环保教育作为企业理念的什邡大爱感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实际行动引导群众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还有以开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的四川省中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让固体废物得以终消纳。
近年来,我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部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制度,全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健全基金补贴逐级审核程序,按照“企业自查审核、县级环保部门会同第三方初审、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复审、省厅交叉会审和复核”的四级审核程序,多线并行、分工合作,确保基金补贴审核公开透明。狠抓行业监管与风险防控,探索“数据考核七指标、监督管理七方面”清单式管理模式,日常监管“条条过、环环看”,确保监管无死角、考核无漏洞。搭建信息交流与技术共享平台,以每季度拆解处理审核培训会为契机,现场播放作业视频,实地开展教学研讨,“点对点”比对、“面对面”交流,实现信息交流与技术共享,促进环保部门和拆解处理企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