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28 18:33:21
报价:面议
地址:安徽,芜湖,安徽省武汉市镜湖区镜湖万达广场3#楼1307
公司:
芜湖博拍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手机:
13140412370微信:mmm115269
电话:
0553-7515122
用户等级:
普通会员 已认证
雍正钱铸量少于康熙,背文一律宋用满文纪局,当时因铜源紧缺,铜价人工上涨,铸钱赔本,亏损严重,当然无法多铸。因此,铸钱受到限制,除宝泉、宝源、宝云局长年铸造制钱外,其他诸局,有的停铸或合并,有的时铸时停,铸量明显减少。凡喜爱古钱珍藏者都知道清代钱币中雍正朝制较少,尤以增加珍藏者难度,但其制钱“规整量足”。
雍正钱始铸一直保持钱径在27.5毫米左右,钱体重量为一钱四分(5.18克)。到后期即雍正十一年改轻钱重为一钱二分(4.44克)。从流通中基本没有掺杂及薄小私铸,是因当时社会经济比较稳定,法令又严,违禁自少。又从雍正钱传世实物考证来看,雍正钱是清代加朝制钱中确属于小而精地位。
由于此品超行用品1毫米,超重1.16克。据孙促汇《清代早期钱制中的几个问题》(《陕西金融,钱币专辑年清代钱币和近代纸币研究专辑)所说:“惟供用内廷者为样钱,样钱有重1斤,清代一斤约6百克,内廷用钱枚重6克左右。今见顺治通宝背上福字或背满汉文福字的大型钱,直径达29毫米,重6克以上。这很可能就是顺治年间宫内所用之钱。康熙、雍正二朝也有厚型大钱,如雍正宝云局就有重达6.5克以上者,可能即《清史稿》上所记的“运京钱”。笔者推测此枚宝泉局“雍正通宝”大样钱即是雍正朝“宫廷所用之钱”能流传至今实属稀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