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五色:东方木,在色为苍;南方火,在色为赤;中央土,在色为黄;西方金,在色为白,北方水,在色为黑。
黄色,属土,宗教意义上的辟邪色,五帝钱本身自有辟邪功能,这样配功用重复。有些人提出用黄色穿五帝钱是想土生金,但五行之事“过”反而杂,造成了很多的“金”夹杂一点点“土”,因为“土多金埋,土薄金杂”,薄土不生强金,所以,是个很错误的搭配。
红色,属离卦,代表光明、正气、太阳等,旺家旺财万事吉利,有些人会说,红色绳子属火,古钱是铜属金,火克金不好,其实不然,红绳系铜钱是“微火炼金”,而不是火克金。
五帝钱自身带有五行属性。秦始皇不但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
中华五帝钱,即大五位帝王虽然相隔时间长,但他们的命理也具有五行之说。秦始皇属水、汉武帝属金、唐太宗属土、宋太祖属木、明成祖属火。
在小五帝钱中,顺治属北方水,康熙属东方木,雍正属中央土,乾隆属西方金,嘉庆属南方火,五帝在时间上除了正好180年(1644~1824)是完整的三元九运外,空间上也五行俱足。
无论大小五帝钱,在全部包真的前提下,其威力毋庸置疑!
五帝币中各枚的价值比例
中国的钱币文化博大精深,种类浩如烟海。不同时代的钱币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冶炼技术。大五帝钱由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永乐时期的五枚铜钱构成,时间跨度从2200多年到500多年,作为历史的见证,年代久远。
秦半两又分为前秦、战国半两和秦始皇半两,通称作秦半两钱,它们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堪称古钱币中的极,品。此外,汉武帝时期发行的三官五铢,也是古钱币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目标,明代所铸永乐通宝,很大一部分流落海外,价值不菲。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枚构成,但其收藏价值并非相同,以大众熟悉的乾隆通宝、康熙通宝为例,两位帝王均在位60年,铸造的货币存世量较大,而雍正帝在位13年,各铸局开开停停,铸造量非常有限,因此价值比重颇高,其次是顺治通宝,顺治通宝为满清入关后第一枚货币,制形经过了仿古(明)式、单记地、记地一厘钱的衍变,最后定性为满文和满汉文两种,称为清代钱币的固定模式。可以说,雍正通宝和顺治通宝,所占收藏价值比例极高(85%以上),故而其真伪和品相优劣显得尤为重要,请真品的五帝钱,需要到专业的钱币收藏部门或钱币收藏高手,达到明眸驱秽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