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开国纪念币是一种银质纪念币,发行于1912至1927年。正面刻孙中山半身像,上源为“中华民国XX年”,背面为嘉禾图围绕“壹圆”二字,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
中华民国 开国纪念币 壹圆/孙像 孙小头 直径39毫米,厚2.5毫米,重26.95克,整体完好,图文清晰。 孙小头,这种纪念币有两个版本: ( 分别是在1912年和1927年铸造) 1927年版的“孙小头”: 如果背面印有两个五角星,称为“上五角星”;如果背面印有两个六角星,称为“上六角星”。
民国十六年北伐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造币厂先取原模,重铸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后又改动币背面的英文和花边(六角星),铸成新版,批量发行,俗称“小头”。此后四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铸量不下数十亿,与“袁大头”一起成为旧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
“小头”正面刻孙中山半身像,上源为“中华民国XX年”,背面为嘉禾图围绕“壹圆”二字,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其中孙中山陵墓币铸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建造中山陵,铸造陵墓纪念银币和纪念铜牌。据传该币仅铸480枚,分赠党政要员和护送灵柩人员,此币为意大利造币公司雕刻,正面为孙中山正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八字,背面中为“一元”,下书“十六年造”左为旭日青松,右为中山陵寝殿。 重铸旧币的同时,国民政府也在加紧赶制新国币。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