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宋代民窑的价值走势。“百科知道”

  • 发布时间:2019-04-01 13:11:18
    报价:面议
    地址:安徽,芜湖,安徽省武汉市镜湖区镜湖万达广场3#楼1307
    公司:芜湖博拍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13140412370
    微信:mmm115269
    电话:0553-7515122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生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据考证,在这些地区都发掘有唐三彩,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等。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唐代以后,各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章生一的哥窑“纹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窑(龙泉青瓷)等。 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 民窑的产品称客货,风格与官窑迥异,除去一些限制生产的花纹和器型,可以说民窑瓷器的造型和纹饰题材更丰富自由。明代景德镇拥有为数众多的民窑,是我国陶瓷窑的主体,其制品粗细,并不比官窑逊色多少。比较著名的有磁州窑、崔公窑、周公窑、壶公窑、小南窑等。 很多瓷器收藏家及爱好者,总是看重官窑瓷器,尤其是明、清的官窑作品更是成为他们集藏的重点。一来这样的瓷器作品升值快;二来好找买家。然而,来自市场新的信息表明,长期以来不为瓷器收藏者看好的民窑出产的瓷器作品,近来行情逐步好转,不仅收藏者渐多,而且市场价格也正在稳步攀升中。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