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璧山光绪元宝鉴定拍卖专属机构

  • 发布时间:2019-04-02 11:31:31
    报价:面议
    地址:重庆,渝中,重庆市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B馆3号楼39楼
    公司:重庆德鸿嘉成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手机:17749922046
    微信:zhangli974456931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大量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充斥市场,扰乱经济,遂奏请朝廷自铸银币,以谋抵制。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批准由广东银元局试铸银币,光绪16年(1890)广东钱局首铸库平七钱三分银币,币文出自当朝金石书法名家吴大澄之手,银币正面书光绪元宝,外以英文环绕,背面铸龙纹,外以中文环绕。这种英文、中文的配置方式与往后各省所铸的银元正好相反,故而俗称“七三反版”。

    十九世纪末期,我国清朝国力积弱,西欧各国列强挟其工业革命成功,技术上的优势,大举入侵中国,搜刮经济利益,我国沿海各省民间流通的银币,大部分都是外国银元,如墨西哥鹰洋、日本龙银、英国贸易银和美国银币。光绪十三年(西元1887年)正月,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有见于此,乃上奏朝廷,提议在广东率先设立钱局,后推行全国,用机器铸钱,制造银币,抵制外国银币垄断我国内之流通。光绪十五年,清廷批准,广东钱局正式成立,其造币所需的机器设备,全部需由外国进口。英国喜敦造币厂除售予广东钱局整厂造币设备外,并代设计钱币图样,雕刻钢模和技术的移转,从此我国正式进入机器铸币时代。

    七钱三分系列的生产时间很短,估计因设备安装初期“机器尚未全开,工匠亦未募足,而且诸少熟手”,实际制成的数量有限。但由原奏中拟“先铸一百万圆”以及1890年5月七二系列流通版银圆正式生产之日起,至1891年12月31日止制成总数及金额的记载,结合目前收藏市场上所见来逆向推测,以稀少度而言,“一圆”主币与“五角”两种最少,产量可能各仅数万枚,其次是“二角”,“五分”则稍多,最多的是“一角”。然而“七三系列”因含银较多适得其反,大半被回炉改制,故整体存世量不多,十分罕见,值得收藏。

    广东省造“七三反版”钱币是我国历史上首套“龙洋”,也是首套的机铸银圆,由于铸量稀少,流通时间短,早就是我国钱币中的著名珍品,享誉中外。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清朝末年,我国金属钱币的铸造方法和形制上发生了变革。在模仿国外的基础上铸造了由范铸(用模子浇铸金属币的造币方法)发展到用机器铸造。而吉林机器局铸造的“厂平”银元,则首开我们用机器铸币的先河;光绪二十四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98年-1908年)铸造的“光绪元宝”银元种类之多,也堪称全国之首。

    吉林省铸造银圆与其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和自身封禁正府密不可分。清朝末年国外银元大量流入,受到了广大商民的欢迎,但同时流入的国外银圆种类繁多、品质亦杂,国外银圆的价格不仅因种类而不同,也因各地的习惯好恶而各异,使其使用亦感不便。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其中一枚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