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钱是十国通用的钱币,也有自铸。荆南、吴越、北汉、吴至今没有记载和实物来证明铸过钱币。十国钱币钱文销给复杂,种类聚多,大设理行,多为记载和实物来证明铸过钱币。十国钱币钱文错综复杂,种类繁多,大钱盛行,多为铅铁质。“大齐通宝”为徐知诰(即李昪)未建国时(公元937年)铸造,隶书顺读,传世仅2枚,是南唐开国皇帝李界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 它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过去以为是黄巢钱币,不确。“大齐”时间短,铸量又少而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现存世仅2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时人欲高价购之,戴不忍,太平军攻进杭州,戴投水自尽,传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枚稀世真品,争相购买其宅,掘地数次无果。“ 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作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后被著名收藏家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大齐通宝唯其罕见,弥足珍贵,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对钱。隶书者钱径34毫米,重3克,背穿上有星纹。有当十型篆文大钱。保大后期铸开元通宝,南唐开元与唐开元相比文字较小,外郭很宽,篆隶成对,钱径24~26毫米,重3~3.5克。大唐通宝也铸于李璟时期,根据《十国春秋.南唐史》记载,其钱文应为徐铉篆书,后按铜四铁六的比例搭配铸造,亦铸有铁钱。
报价:面议
地址:河南,安阳,万达
公司:安阳传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3140400922
微信:m199911200004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