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是中国古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五铢钱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年) 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 (钟官、辨铜、技巧三官) 负责铸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
汉武帝实施朝廷统一铸钱,以五铢钱为统一货币。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专令上林三官统一铸造标准五铢钱,严禁群国再造,法定前铸各钱均作废铜输送上林三官重铸新钱,所出标准五铢钱,即为上林“三官五铢”,以此标准五铢钱为统一货币,并诏示“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五铢钱其形状外发天,内地法,取义精宏。其色纹饰深浅适度、外型美观、品相好。此钱币被时间抹上了一层锈,依然能看出其字,品相完好无损,只有清洗得当,依然能恢复当年风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记录:劳伦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8劳伦斯新加坡秋季拍卖会—&mdashnbsp;——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