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国宝级陶瓷中,屡屡见到唐英这个名字,例如上海博物馆里有一个乾隆五年的大花觚,落款就是沈阳唐英。国家博物馆里有乾隆六年的大花觚,落款也是沈阳唐英。唐英,究竟是何许人也?
乾隆年间,大清国工艺辉煌的缔造者、自称为榷陶使者的唐英,在九江关署病故。享年七十五岁。他的死,预示这个王朝最精美的岁月就此终结。
但凡瓷器中涉及唐英的,都是官窑。而在众多官窑中,涉及唐英的,无一例外都是精品。
雍正后期开始到乾隆早期,我们现在能认知的一批很经典的、以及质量很高的瓷器都和唐英相关。虽然清代烧製技术成熟,但毕竟是柴烧制,温度火候很难控制,所以督陶官的个人经验就特别珍贵,而督陶官也要揣摩圣意,文化修养也非常重要。
唐英这个督陶官,胜任并且出色的烧造出令皇帝、以及后世都满意的器物。那么唐英,为何能超越其他督陶官,而青史留名呢
年幼入宫,性格谨慎,唐英,字俊公,汉军旗人。七岁进私塾读书,康熙三十六年被选进宫廷,当时他十六岁,在养心殿为皇帝服务,随后又管理内务府造办处。他曾在造办处主管过画样设计,放在现代,也是个高级设计师和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