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是一种喜光性、浅根小乔木,喜欢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根腐病会影响桃树的枝叶和根。发病时叶片焦边枯萎,嫩叶死亡,新梢变褐枯死,在须根基部形成红褐色圆斑,病部皮层腐烂再扩大至整段根变黑死亡。一直是果农们很头疼的问题。
病症表现
根腐病分急性症和慢性两种:
急性症状:中午地上部叶片突然失水干枯,病部仍保持绿色,4-5天青叶破碎,似青枯状,凋萎枯死。
慢性症状:病情来势缓慢,初期叶片颜色变浅,逐渐变黄,最后显褐色干枯,有的呈水烫状下垂,一般出现在少量叶片或某一枝的上部叶片上,严重时,整株枝叶发病,过段时间萎蔫枯死。发病重的植株,根部腐烂。
发病原因及规律
原因:
1、干旱或浇水过多,土壤透气性差,导致根系生命力减弱。
2、桃树前茬栽过杨树、杨槐或种过红薯生地等。这些植物的残留根系腐烂后也可以导致根腐病。
3、结果过量,肥力不足,特别是采果引起根系生命力减弱。后不是肥、不浇水,导致树体软弱。
4、冬季温度过低,使桃树生理循环受阻。
5、桃树苗在假植过程中的变相干旱引起根系生命力减弱。
6、偏重氮肥,而磷钾肥不足,桃树抗逆性下降。
规律:
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当根系生长衰弱时,抗病能力下降,病菌乘机侵入引起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土壤条件差,排水不良,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壤或黏度大的土壤,根系发育不良,易引起发病。前茬栽过李树、杏树或其他苗木之类的土壤,病菌累积多,发病重。管理粗放,桃树生长势弱,抗病性差,发病重
防治方法
除了传统的防治方法如: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适当添加中微量元素。小树应促根发苗,大树要合理负载,防止树势衰弱,适时修剪,防止徒长、冻害和涝害等,另外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定植前做好根系处理和土壤消毒,防止病菌带入园区,导致根腐病的侵染,或树势衰弱、流胶等症状的产生。
2、在桃树定植前开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剂《地力旺》,提高地温、起到固碳、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板结,加速树体根系与土壤的养分循环,提高成活率。
3、桃树耐盐碱能力比较差,含盐量较高时,会出现桃树死树现象,在碱性土壤也会经常发生缺铁引起的黄叶症状。改善土壤盐渍化建议使用微生物菌剂《地力旺》。
受病害果树防治方法
1、扒土,晾晒病根,在根部的毛细根区挖土至毛细根,对于有根瘤病害的应割除根瘤。
2、晾根,灌药杀菌,挖出根系后使用青枯立克200-300倍+根基宝30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兑水进行灌根,重点在毛细根区,以灌透为目的,药液渗完后薄覆表土,不要立刻掩埋根系。到立冬前覆土,越冬。灌施药液向下引导根系生长、杀灭病菌,向上供给养分。
3、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使用沃丰素600倍液+有机硅喷雾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