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凯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是一支充满激情、志向远大、怀揣梦想的知识产权团队,也是一个思维活跃、朝气蓬勃、团结互助的大家庭,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具有多年知识产权从业经验,本着为企业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每一个客户量身定制企业发展方案,助力企业腾飞。我们珍惜每一次合作的机会,认真完成客户对品质的要求,竭尽全力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客户的满意与成功是度量我们工作成绩的标尺。我们在不断扩大市场以成绩成本,但绝不降低我的服务质量及标准。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 所谓科研成果,其证明方式有两种: 1、一句话概括科研工作结束后得到的技术点也就是所谓的技术诀窍; 2、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软著,申请知识产权自然就包含了技术点)。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专利证书是科研成果在技术指标和认可度上的ZUIJIA证明,根正苗红。而技术诀窍,虽然包含了技术点,但隐含了意思就很简单,这虽然是一个技术点,但是还没达到申请专利的级别。 在目前国内相对宽松的专利审核制度下,如果连实用新型专利都无法申请的技术点,其技术含量和被认可的程度可想而知。评审专家自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没有专利证明下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否。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被认可度,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证明材料用专利证书而不是所谓的技术诀窍,显得更为有利。而高企一般情况下审核的是企业前三年的材料。 由此计算:每年不低于5个科技成果转化,即15-18个专利,相对是保险的。 所以,如果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企业所属领域并不一定都要一味追求发明专利,特别是对于配方类的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未必比实用新型高,只是因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罢了。 以上是从科技成果方面来考虑专利数量的。 另外拓展开从其他点来深入探讨专利数量的隐形要求: 1、回到知识产权打分部分: 知识产权打分由知识产权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营产品关联性、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具体标准为: 知识产权类型及数量(8分):发明专利称为1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称为2类知识产权。 1项及以上1类知识产权得分7-8分,5项及以上2类知识产权得分为5-6分,3-4项2类知识产权得分3-4分,1-2项2类知识产权得分1-2分,0项知识产权得0分。由此可见,无论多少实用新型,在这方面都无法得到满分。 技术先进程度(8分):先进度高7-8分 较高5-6分,一般3-4分,较低1-2分,无先进性0分。在此项标准中,发明专利占有明显优势。但却是存在一些技术性比较高的专利,因为其本身的技术特性只能申请实用新型。所以不可以绝对性认为发明专利一定更先进。相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出现先进程度高的专利的概率更大。 关联性(8分):即知识产权在产品上发挥的作用。关联性强7-8分,较强5-6分,一般3-4分,较弱1-2分,无关联性0分。在此处,发明专利并不占有优势。相反,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越多,其跟主营产品的关联性会越大。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6分):自主研发:3-6分,受让受赠或并购:1-3分。这里跟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所以,如果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并一定要一味追求发明专利。特别是对于配方类的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未必比实用新型高,只是因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罢了。 2、研发费用部分: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而言,合理的研发费用占比越高,通过率越高。而研发费用的归集在于研发本身,而专利作为研发成果是研发工作开展的最有力证明。研发成果越多,与之相对应的研发越容易被认可,产生的研发费用就越高,研发费用的归集相对越容易。一个企业,若三年内只产生了5个实用新型专利,其开展研发项目的费用若太高,那就太假了。对于一个中型的年销售额5000万的企业而言,其而研发费用至少应达到250万。平均到5个实用新型专利上。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费用高达五十多万。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要么是申报材料作假,要么研发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而如果按照15个专利来看:产生一个专利所需的研发费用为17万。这就相对正常了。 3,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 高新技术企业审核中,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要达到60%以上。也就说企业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高新技术产品。而高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一定要取得高新技术产品的证书,但一定要有专利和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相对应。因此,专利越多,所覆盖的产品范围越广,可计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就越多。对于产品数量较少的企业而言,几乎可以达到100%的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而一个产品可以对应多个专利,这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评判是非常有利的。但有些企业产品种类较多,那用大量专利来附带产品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若专利数量太少,会出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不达标的情况,就算强行归集进去,也不会认可。假设企业拥有10类产品,销售收入都比较平均,但对应的只有6个专利,那在1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的情况下才勉强符合要求,若其中出现2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或有1个专利技术含量较低,其对应的产品不被认可为高新技术产品。则会出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不达标的情况。若企业拥有18个专利,平均每个产品可对应1.8个专利。就算其中出现数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或有个别专利技术含量不达标的情况。对结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第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分许如下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一)创新投入能力 反映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意愿和投入力度,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1.创新经费 (1)创新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2)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2.创新人力 (1)R&D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 (2)就业人员中博士毕业生所占比重 3.研发机构 (1)研发机构R&D经费投入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 (2)研发机构R&D人员投入占企业R&D人员的比重 (二)协同创新能力 反映企业在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能力。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4.产学研合作 (1)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 (2)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中高校和研究机构所占比重 5.创新资源整合 (1)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的比值 (2)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的比值 6.合作创新 (1)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 (2)合作申请专利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 (三)知识产权能力 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方面的能力,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7.知识产权创造 (1)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量的比重 (2)10万元R&D经费投入的发明专利申请量 8.知识产权保护 (1)拥有专利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的比重 (2)万名企业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 9.知识产权运用 (1)已实施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的比重 (2)专利许可与转让收入与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 (四)创新驱动能力 反映企业在创新价值实现、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能力,包括 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10.创新价值实现 (1)新产品营销费用占全部营销费用的比重 (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1.市场影响力 (1)PCT申请占发明专利申请的比重 (2)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 12.经济社会发展 (1)劳动生产率 (2)综合能耗产出率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只需要1个发明专利或8个实用新型专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的肤浅解读。看似为企业省钱,其实是让企业冒着非常大的不通过的风险,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专利申请的费用,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审计费,检测费,查新费等其他费用也非常高。若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不通过,会造成审计,检测,查新得费用的浪费,以及企业所有员工的辛勤劳动的付诸东流。 而要求企业提供15-18个专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的深入解读和综合权衡后得出的结果。看似让企业多支付了费用,其实为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可靠且强大的保障,让审计,查新,检测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工作更加容易和顺利,让企业员工的辛苦工作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报价:面议
地址:山东,济南,华龙路与二环东路交叉口嘉恒大厦B501
公司:山东凯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手机:13335157431
微信:kaiwenyan2017
电话:0531-88975451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