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雅致,颇似茶叶细末,俗称“茶叶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说到:“各种黄色……若和黑、绿二色者,则名茶叶末。”此釉称为茶叶末,是因为在暗绿色的底釉中有许多黄色星点,犹如将茶叶末调在釉里。经研究,茶叶末釉面星点的形成,是釉中的铁、镁与硅酸化合而产生的结晶。
===============================================================================
清代茶叶末釉瓷器特征 鉴定方法介绍
1、茶叶末釉瓷器年代特征:
从宫中传世品来看,清代茶叶末基本都是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所稍早,数量多、品种全,制作精美,主要集中在雍正、乾隆二朝,嘉庆、道光、咸丰、光绪朝也有烧造,但数量不是很多。其中雍、乾二朝特色比较鲜明。
2、清代晚期茶叶末釉瓷器特征:
嘉庆初期茶叶末釉瓷器仍然延续乾隆的风格,有着较高的水准,嘉庆后期,瓷器质量开始下降。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仍有烧制,但是已经逐渐衰落。
3、乾隆茶叶末釉瓷器特征:
乾隆茶叶末首先是胎体细腻,瓷质紧密,胎壁比雍正时略厚,釉面匀净,有的带棕眼和丝文,光泽莹润,釉面色调有深浅之分,深者略显黑褐,浅者因黄色釉面上小黑点密集较多而显黄色,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一般器足为黑褐色,仔细观察会发现足部釉与露胎釉相接处有刮削时无意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状边缘。乾隆茶叶末釉瓷器造型继承了雍正样式,也有铜器式,还有创新样式。款识上,多在器物底足内篆书“达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少数是四字篆书“乾隆年制”,个别写于器物口边六字篆书款。
4、雍正茶叶末釉瓷器特征:
雍正茶叶末从釉色上看具魅力,釉面细腻,色泽幽静匀润,颜色多变,釉色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造型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主题突出的是“秀丽”,端庄典雅,讲究线条的变化流畅,质朴简洁,刚中却带柔,注重上下比例之前的协调。圆器小件少,琢器多,尤以瓶的数量多,基本是陈猎瓷,也有部分文房用具。款识均是在器物底足内阴刻四字“雍正年制”或者六字“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字体工整规矩。
===============================================================================
茶叶末釉瓷器价格 成交记录 真品图片
官窑单色釉拍品大放异彩,“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是市场上罕见的乾隆官窑重器,曾经松元重太郎、松下幸之助所藏,终以1265万元成交。此瓶为乾隆早期官窑单色釉精品。由于为茶叶末釉瓷中之佳作,在传世品中又非常罕见,以如此价格成交当实至名归。此外,乾隆时期官窑大器的标准之作“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鹿头尊一对”以1035万元成交;另一件单色釉佳构“清乾隆仿汝釉弦纹瓶”以943万元成交。
吾辈之藏家。欲使藏器得之名望,进而得金!唯拍卖尔。然,今拍卖之脏乱混杂。使之吾等望而却步,谈拍色变,后敬而远之。现,何以摆脱此境?为吾等之愿尔!
古有千金买骨,现有物超所值。吾等之宝器,何以为千金之骨?在商言商,办事付酬,乃天经地义。吾等宝器为千金之骨,享优质之服务,得万金之利,予应付之酬。乃正道也,是为理所当然尔!
看、听、问、走乃寻伯乐之法。付小之酬劳,得大之利益。为吾之大之愿望。然唯商重利,寻佳之平衡就为之首例。望,诸藏家互通有无,共享信息,众寻伯乐。愿手中都为千金之骨,得万金之利。
各藏友 如需鉴定评估 鉴赏交流 可拨打上面电话咨询 电话同号 阮先生 江西景德镇人士 搜索公众号:珠山八友 点击关注 与万千藏友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