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开国纪念币是一种银质纪念币,发行于1912至1927年。正面刻孙中山半身像,上源为“中华民国XX年”,背面为嘉禾图围绕“壹圆”二字,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
中华民国 开国纪念币 壹圆/孙像 孙小头 直径39毫米,厚2.5毫米,重26.95克,整体完好,图文清晰。 孙小头,这种纪念币有两个版本: ( 分别是在1912年和1927年铸造) 1927年版的“孙小头”: 如果背面印有两个五角星,称为“上五角星”;如果背面印有两个六角星,称为“上六角星”。
民国十六年北伐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造币厂先取原模,重铸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后又改动币背面的英文和花边(六角星),铸成新版,批量发行,俗称“小头”。此后四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铸量不下数十亿,与“袁大头”一起成为旧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
“小头”正面刻孙中山半身像,上源为“中华民国XX年”,背面为嘉禾图围绕“壹圆”二字,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其中孙中山陵墓币铸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建造中山陵,铸造陵墓纪念银币和纪念铜牌。据传该币仅铸480枚,分赠党政要员和护送灵柩人员,此币为意大利造币公司雕刻,正面为孙中山正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八字,背面中为“一元”,下书“十六年造”左为旭日青松,右为中山陵寝殿。 重铸旧币的同时,国民政府也在加紧赶制新国币。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 [3] 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