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清代光绪年间特有的一种货币。有着清朝货币特征,由于当时时局不稳定,因此几乎在全国的各个省都有专门的货币铸造厂。因此我们会发现那个时代的货币上都有鲜明的铸字,标明是哪个省的造币厂铸造的。光绪元宝是银币收藏的大类,历来都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不同版别的光绪元宝都有独特的韵味,值得藏家深品。特别以北洋造光绪元宝为例,成为很多买家追逐的焦点。
辛亥革命胜利后,云南造币厂停铸大银元专铸五角银辅币,且成色有所降低。
1912年(民国元年),军政府宣布将银币改“两”为“元”,铸造了一批银币。
1916年(民国五年),铸造了500多万枚五角和一角的银币。
同年,还开铸了一批纪念唐继尧任抚军长的银币,计有唐继尧的正面像和侧面像两种。
1917年~1919年(民国六年至八年),又相继铸造了大批唐继尧正面像纪念币。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云南造币厂开铸了半元及二角的双旗银币。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版别
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云南省造),下环"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一十字星。钱背:中心为蟠龙图,外环英文,左右下侧各一十字心。
背景:光绪末年,云南省获准在昆明宝云局旧址设厂,以德国进口机器,招用四川技工,
跟着国内保藏商场的逐渐昌盛,很多人开端将目光投向了古玩以及艺术品保藏。而古玩由于更具有前史参考价值和文明内涵总是备受人们欢迎。因而,近几年来我国内古玩商场也是一片昌盛。古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保藏家重视的热门。由于在我国的每个前史阶段都有自己共同的钱银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年代的社会背景和文明特征。而且我们知道,在古代皇帝的独裁控制下,简直每一任皇帝的替换都将随同币制的变革,因而我们在研讨古钱币的时分也是在知道和了解一段前史
古董古玩出手、鉴定、咨询电话I(同上!)
而光绪元宝,则是清代光绪年间特有的一种钱银。有着清朝钱银特征。光绪年间,糜烂衰败的晚清王朝,为了求得一时的安靖,对外比年割地赔款,又加之外国列强的巧取豪夺,致使中国很多白银丢失,清政府在李鸿章等大臣的建议下,为了抵抗和取缔外国成色缺乏的洋钱,特同意由两广总督李鸿章,在英国购进了先进的铸币机器设施,率先在广东树立了中国第一个铸币厂,试铸成功后,全国各省力争上游的相继效仿,各自树立归于自己省份的铸币厂,一时间铸币厂在中国风生水起,因而我们会发现那个年代的钱银上都有明显的铸字,标明是哪个省的造币厂铸造的,光绪元宝版别繁复,且各自具有明显的特征。
北洋造光绪元宝在中国近代机器铸币史上属一个大系列,其铸期历时甚长(从光绪22年—光绪34年[1896至1908年]),历经十余载,币模几经替换,即便同一铸造年份亦一般由于修模、币材、工艺技术、工厂处理等许多要素,构成版别失常冗繁。北洋29年造光绪元宝更是是藏友保藏的一大体系。
以上一枚光绪元宝北洋造,重25.6g,直径3.9cm。这枚光绪元宝的正面沿外环周边,隽齿状装饰条纹,里边有排布均匀的圆点珠环,珠环内直读光绪元宝四个繁体楷书大字,在四个字中心散布有满文的光绪元宝铭文字样,珠环与齿状条纹中间上端刻有北洋造三个楷体字样,两环之间的下方刻有“库平七钱二分”六个繁体汉文。
光绪元宝反面镌刻有一条标志着帝王庄严的蟠龙,这条龙耀武扬威形状传神,周围祥云朵朵,标志着吉祥如意,龙的周边刻制着英文字样,反面的左面中端刻有阿拉伯数字29的字样,代表着所铸币的年份。而币面的斑斓锈迹也见证了前史的变迁。北洋造29年光绪元宝库平七钱六分发行量少,商场稀缺,为稀有币种,近年来保藏钱币商场炽热,所以此钱币具有极高的保藏和投资价值。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背文为满文记局名,也有星月纹,字有宝河、宝真、宝津、宝云、宝黔等,还有铭“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见“千字文”中一字,为宇、宙、日、月、往来等字)。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穆宗去世,慈禧太后迎立自己的胞妹(醇亲王福晋)的儿子入继为帝,改元光绪。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一枚成交价:RMB
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成交价:RMB
清朝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本省银币元
清朝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元
清朝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元
清朝光绪元宝二十三年安徽省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