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是清朝制钱品种,正式发行年份是1905年底,至1911年结束,历时六年时间,有不少朋友认为“大清铜币”是1900年发行的,其实1900年是“光绪元宝”开始批量发行的年份,也是我国“机制币”的开创之年。大清铜币”也属“机制币”,它分光绪年造和宣统年造,制造厂家最多时候有19家,制造版别有上千种,细分版别纷繁复杂,主要分几大类别:(1)中心省名“阴文”或“阳文”类。(2)两侧干支纪年类。(3)中心无字或“度支部”类。(4)光绪年和宣统年造类。(5)宣统二年新铜元“试铸样币”类:二分、一分、五厘、一厘。(6)宣统三年新铜元类: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
因为当时制造铜币有利可图,所以各地方造币厂昼夜不停的生产,导致现在全国各地的“大清铜币”的存世量巨大,尤其是普通“当制钱十文”属主流通币,发行量,基本就值30万元左右一枚最有收藏价值的珍稀品种是:(1)中心吉、川滇、云字的“大清铜币”每枚都值千元以上。(2)中心滇、赣、苏、浙、东、川字的“大清铜币”每枚也值几百元之间。(3)宣统年造“大清铜币”比光绪年造的有价值,大约值30万元左右/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