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是在宋代钧窑窑变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上)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在高温中烧制使其呈现出娇妍而沉着的红色。
明洪武釉里红牡丹纹碗
釉里红瓷器有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二是釉里红拔白,三是釉里红涂绘。涂绘釉里红,是在塑成的立体器形上用铜原料涂绘出图案花纹。在瓷胎上绘制的图案,要远比刻画、堆塑随意得多,表现也更具有穿透力。
元 釉里红凤纹玉壶春瓶
古时,对外贸易中常见的器物以碗、罐居多。瓶、罐之类的瓷器,都有接胎的痕迹。装饰图案最常见的有缠枝莲、缠枝牡丹等。
元 釉里红堆塑螭龍盖罐
元朝初年,连年争战,各地各大窑场在战火中残息。北方地区瓷窑逐渐衰落,但南方瓷窑却有很大的发展,以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的景德镇制瓷业,开创了元代制瓷工艺史上划时代的变革。
元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继宋代崇尚青白瓷之后,又创烧成功白瓷、青花瓷、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新品种,而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成功,成就了景德镇瓷业的傲然业绩。
明代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釉里红”瓷器的炼制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色彩鲜艳的“釉里红”难得一见,颜色为浅红、黑红、灰黑色的较多。这也是元代釉里红瓷器的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