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这是盛唐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唐代铜镜的特点。
综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四千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各个时期的铜镜反映了它的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等几个阶段。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对于镜子,我们如果只了解其实用功能还是很不够的。铜镜,包括“镜”字,“鉴”字在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涵义。
(1)爱情的信物
铜镜是男女间爱情的信物,用以表达朝思暮恋的情感。
汉镜铭中常见,如“长相思,毋相忘”、“常乐未央,奉毋相忘”、“君行卒,予志悲,久不见(有作“秋风起”、“道路远”),“君有行,妾有尤(忧),行有日,反毋期,愿君强饭多勉之,仰天大息,长相思,毋久(文未完)”等等。
隋唐镜铭中这样的内容也很多,如“别春驰忧,结恋离愁”、“玉匣盼开盖,轻灰拭夜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等。
(2)礼品和贡品
铜镜是互相馈赠的礼品,是地方进献皇帝的贡品,也是皇帝赏赐臣下和外族使臣的物品。盛唐时期,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这一天,群臣献甘露寿酒,玄宗皇帝也将铜镜赏赐给群臣,以示皇恩浩荡。并撰有《千秋节赠群臣镜》诗:“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
. (3)辟邪的用具
铜镜是生人用来照面饰容的,但在墓葬随葬品中却屡屡被发现,究其原因,除了表示给死者在“阴间”使用之外,另有一些用途。汉代镜铭中常有“服者君卿,镜辟不羊(祥)”、“延年益寿而辟不羊”、“左龙右虎辟不羊”等。古人相信镜子能发光(实为反光),因而具有镇妖降魔去怯消灾的功能,既能保护生者,也使死者免遭灾祸。于是衍化为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无论在中国或外国(尤其是阿拉伯世界),对镜子都有一种神秘的感情,都相信镜子有一种人们捉摸不透的魔力。一些传说、神话中镜子降服鬼怪的故事引人入胜。
(4)借镜阐发的人生哲理
古代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就常常以镜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面修饰的功用,引喻社会、历史中的大事,阐发出某些人生的哲理。《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以殷的历史为一面镜子。
《庄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成语“前车之鉴”、“前车可鉴”,意为前面车子翻倒,可以作为后面车子鉴戒,鉴为镜子,引申为教训,此成语源于《庄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报价:面议
地址:重庆,渝中,重庆市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B馆3号楼39楼
公司:重庆德鸿嘉成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手机:17749922046
微信:zhangli974456931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