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机器局设在天津,分为东西两处,东局主要生产火.药、西局主要生产枪炮。光绪23年,李鸿章把东局分出一部分成立北洋机器铸钱局。光绪22年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凑朝廷请铸银元。光绪22年开始铸造北洋龙洋,一直到光绪34年。
北洋龙系列按铸造年份分为年,其中北洋22年铸造量最为稀少,应该属于试铸币。北洋都是铸造量很少的。铸造量相对多的是29、33.年。北洋年 34铸造量属于中等,现在的存世量和北洋25年差不多,比较少见!“至今有109年”了。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清廷下令除保留广东、湖北两地造币厂外,其余造币厂全部裁撤,力图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同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筹办“京局”(即 中央造币厂)。
经荣禄极力保留,清廷准许北洋机器局继续铸造银币,北洋机器局更名为北洋银元局,其后铸造的银币铭文改为“北洋造”。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九年、光绪三十三年。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4(有大小字之分)”,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联系上方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