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
国家。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
货币。
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
,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
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
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
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
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
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
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
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
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
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
贫、财、购等。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
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
期。
纲钱指国家或地方政权法定发行的一类钱币。由一种纲钱的不同版别派生出"
目钱"。纲举目张,构成钱币的统系。以纲钱为线索可了解货币沿革史;以目
钱为线索可涉足古钱币鉴赏与考古。下文主要由历朝纲钱沿革解读古代相关
的政治,经济与历史变幻。
纲钱体系从秦汉到明清可分二大阶段:
第一阶段:秦汉与隋唐以铜铸币为主,是以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为主干铢
两体系阶段。
第二阶段:唐宋到明清除了铸币出现年号,宝文体系有别于前铢两体系外,还
出现纸币与银本位体系,
下分叙。
两宋的铜铸币以采用年号为显著特点。据考证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年号钱
"始于十六国时四川成都李寿的"汉兴钱"。最后一枚年号钱为袁世凯复辟帝制
铸行的"洪宪元年,当十铜元。"此钱随袁世凯垮台,存在不到四个月。"年号
钱"因铸有年号,标明铸造时间,使人在考证古币年代时可一目了然,这在钱
币形式发展上是一个进步。历朝年号钱中宋、明、清三朝的钱币最容易收集
。
另外,历代书法中要数宋朝见著。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所铸元丰钱有篆、隶
、楷、草四种书体,其中苏东坡手笔的隶书钱文沉着、豪迈,被称"东坡元丰
"。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和苏东坡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使
宋朝流行书币币对文钱。擅长书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也往往在钱文上一展
身手。由皇帝书写的"御书钱",据考证第一人为宋太宗赵炅,而历代皇帝中
书法成就突显为宋徽宗赵佶。他治国安邦无能,"靖康之耻"与儿子钦宗一起
被掳为金兵俘虏。但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尤其是书法"瘦金体"铁画银钩,
别具一功。宋朝书法币见著与皇帝身体力行推崇不无关系,尤其是年号御书
钱流行。此钱文风到明朝有变。明代中叶开始钱文都出自匠人之手,字体呆
板,不讲布局结构,谈不到书法艺术了。
两宋时期铸币铜铁钱并行,因铜器比铜币值钱,有毁钱铸器现象,少见铜钱
而出现铁钱。另外随经济重心南移,货币流通扩大,两宋产生的纸币是世界
上最早出现的纸币。这纸币是一种象征性货币,它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也有关。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
子,南宋有会子、关子。交子、会子都是当时对票据、证券、况换券类的俗
称。而币值是否稳定成为经济财政局势的晴雨表。
辽、宋、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交往中受中原经济文化影响,
除了使用唐宋所铸铜币外,也发行过民族文字与汉文类铜铸币。
如有需要快速出手,正规出手的方便联系,朱经理。
本公司正在征集各种古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