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大清银币权威鉴定中心,联系人:倪经理,联系电话:,至正十六年(1355),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在这一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朱元璋在浙西驻扎6年,借助覆船山为中心的秘密明教总舵,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这三条战略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但由于红巾军内部分裂,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作乱,从1360年到1366年,朱元璋外对元军,内应陈、张二人,内忧外患,战争年延不断。最终,朱元璋吞并了陈友谅,通过发动平将战意,铲除了张士诚。
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朱元璋率军25万军队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这时候,朱元璋为他日后的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中通宝”就是朱元璋与元军和陈友谅、张士诚三撮势力的斗争中铸造的货币,是元末反元斗争的产物。由于元末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经济体系遭到了严重破坏,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几支反元军事集团先后发行了自己的铜币,如韩林儿的“龙凤通宝”钱,陈友谅的“大义通宝”,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钱,明玉珍的“天统通宝”钱,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宝”钱。几支钱币中,唯有“大中通宝”取得成功。在战争期间,朱元璋是韩林儿的部下,他采用谋略,一方面协助韩林儿发行“龙凤通宝”,另一方面笼络民心,在战争期间答应老百姓继续使用元代交钞,规定交钞一两值作“龙凤通宝”四十文使用,十两交钞作一贯使用,作为补充。他还在应天府设置宝源局,开始铸造“大中通宝”,与其它货币一起参与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改元“洪武”,铸行“洪武通宝”,“大中”钱遂即停造。,湖南省株洲大清银币权威鉴定中心,联系人:倪经理,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