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正面希腊自由女神坐像,因而得“坐洋”之名。为清末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坐洋”的主币“壹圆”的铸造时间从1885年开始,在巴黎铸造,至1928年共计43年。“坐洋”的形象虽然与其后英国铸造的“站洋”中持戟武士傲然挺立船头的形象大相径庭,但却丝毫无法掩盖殖民主义者大规模进行经济侵略的野心。
各种坐洋断断续续发行至1937年,因为战争的阴影而宣告结束。而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船洋法币逐渐一统市场,外国银圆在中国的好日子不复再了,恰好的是这个时候坐洋也销声匿迹了。图文中的坐洋币为1913年发行,由于二次大战城结束后,法国短暂统治印度支那,再没有再发行过银质货币,坐洋的发行期为1903年至1923年。
银币正面的主图为手执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坐像的两侧铸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该币发行的年份。银币背面的主图案为一花环,周圈为说明文字,花环上方铸法文为:FRANCAISE INDO-CHINE(法兰西印度支那),银币花环中间的横向文字为银币的面额: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贸易银)。银币花环下方文字为:TITRE 0.900 POIDS 27 GR(含银千分之九百,重量27克)。整块银币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译为:法兰西(所属的)印度支那(银币)。壹贸易银元重27克,含纯银千分之九百。正下方中间位置的双火炬中的小字“A”则可视为版别。
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外国早期商贸银元由于传世日久,经过了近百年的市场消耗,其实际存世数量已远远低于各类现代币中的一些“热门品种”,因此具有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而“坐洋”银币由法国货币局的巴黎造币厂铸造,由于做工精良,成色足,受到了亚洲各国人民的青睐。
“坐洋币”银元作为一种历史载体,记录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屈辱历史。研究在中国流通的外国货币,对于我们了解外国列强利用银元贸易,掠夺中国财富的罪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部分坐洋币成交记录:
法国"坐洋"银币计2枚--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899年、1930年--香港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890年法国坐洋一枚---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坐洋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895年坐洋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年来在各地市场上较为多见,价值也是逐渐攀升,受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收藏。调查了解:1858年--1887年坐洋银元币,普品市场价150万至200万左右;1898年以后的坐洋银元好品无戳价格为300万左右;1900年的坐洋银元价格为260万至320万左右一枚,特殊版本的坐洋银元,无磕碰无磨损的美品价值都在4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