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创造,青花瓷之美,更是让世人叹为观止。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加上一层透明釉,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其属于釉下彩。钴料烧成后呈蓝色,着色力强,色彩鲜艳、稳 定,烧成率较高。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清时期青花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景德镇闻名于世,正是因为那千年盛烧不衰,永放不败的青花艺术。
在中国瓷杂艺术品市场上,青花瓷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元、明以及“清三代”的青花瓷精品在拍卖场上常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天价。纵观近几年青花瓷的漂亮的成交记录,此时期的传世上品皆以高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古瓷专场上抢尽风头,频频出现高价成交。
宣德时期,瓷土淘洗更加精细,烧成后胎体更为质密坚硬。与永乐青花瓷器比较,宣德器物大都胎体厚重,底多为无釉砂底,无旋痕,并常见火石红斑。瓶、罐等琢器一般采用分段横接,可见接痕。釉面细润,泛青,多橘皮纹,用20~30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密集,大小相间,呈雾状。
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zui高峰。
2000年香港秋拍上,“青花五蝠九桃纹橄榄瓶”以1104.5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当时的拍卖纪录。
2005年香港拍出的“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以3633.68万元人民币成交。
2006年又以1437.36万元的高价成交了一件“青花跃龙捧寿纹六方瓶”。
2012年,一件香港回流的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在“清花岁月”拍卖会上,以5175万元成交,引发瞩目。
2014年北京秋拍上,一只元青花缠枝牡丹罐以1265万元成交。
上述数据,可见青花瓷的收藏价值之高,一直受到买家的追捧,行情可谓始终不衰。在大件青花瓷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普通青花瓷器,例如盘子、碗等也逐年看涨。
这只青花缠枝盘,布景疏松有致,瓷绘工匠巧妙地利用青花深浅浓淡的变化,釉面细腻光洁、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让人如痴如醉。盘中向日葵”美得犹豫一幅油画,整体构图饱满,线条勾勒清新,笔法精妙,层次丰富,美得动人心魄,非一般匠人所能及也,体现出了此款藏品的极高的工艺水准。
此盘缠枝花纹予人一种端庄凝重的美感,纹饰与浑厚古朴的罐体相衬,愈显盛世气势。整器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制,笔法活泼流畅,线条粗细并用,青花浓淡兼施。不论着色深浅,纹饰效果皆极为绚丽饱满,布局主次得当,层次分明,绘制工丽细致,气韵流畅,具有独特艺术效果。
青花缠枝花纹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和谐之美,青花缠枝花纹是种无阶级的色彩和纹饰,从宫廷到百姓,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受到广泛的喜爱。皇室和文人士大夫认为其端庄、高雅、中正、平和,内敛沉静,很多品行符合皇室对官员的要求;普通老百姓喜欢其清爽、雅致、悦目、自然、吉祥。青花缠枝纹极强的图案美和设计美,也触动了人们爱美的神经。青花缠枝纹本身的线条之美,线条匀挺而灵活多变,精致圆润,美丽大方,格调高雅。故此瓷器深受藏家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