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上海模具设计培训、技术含量高、发展空间大

  • 发布时间:2019-04-19 15:39:40
    报价:面议
    地址:上海,浦东,上海徐汇、黄浦、浦东、普陀、虹口、松江
    公司:上海育通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手机:15584140180
    微信:feifanzhu201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上海模具设计课程以实际应用为主,大量典型、具体实例,使学员熟练掌握和运用UG-CAD一体化软件的模具设计、讲师也可以跟据学生需求来授课,学生在公司需要用到哪些方面,可以向讲师提出,进行互动式学习.在课程实施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员的工程意识、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学到自已想学的知识.

    模具设计培训班

    1.电脑办公培训

    电脑基础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操作等

    2.CAD机械制图

    常见绘图工具,图层图块,机械剖面图,文件转换数据的应用,CAD打印输出技巧;三维建模,拉伸,灯光设置、材质表现、三维零件输出平面视图

    2.Solidworks培训

    草图设计、基础建模、曲面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设计、钣金设计、动画设计等;

    3.UG造型

    二维草绘、任意实体建模、成型,布尔运算、产品组合装配,工输出程图;高级曲线、基本曲线、高级曲面、通过网格,修建的骗体,工业造型曲面设计

    4.UG模具设计

    注塑模设计、半自动及手动分模、模架建立、浇口设计、流道设计、冷却系统设计、滑块、顶针标准件设计、模腔设计、物料清单、模架工程图

    5.UG编程

    平面铣、腔铣、曲面铣,刻字、钻孔;固定轴、拆电极、后处理

    6.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原理(实用模具设计原理);模具结构(模具常用材料的选用,模具结构合理性);注塑、冷冲模原理(实用注塑、冷冲原理)

    全方位解析UG模具设计的完整方案

    本文中看似非常简单的产品,模具却不简单,有很多同行看过,都说设计这个产品的人不懂模具结构,无端端给模具设计师出难题。想请产品设计师修改产品结构,使模具简化。但是国外的产品设计师坚持他的设计风格,无奈之下,很多公司都打了退堂鼓。

    一、产品分析

    这是一款平板彩色电视机的基座,见图1和2。

    产品材质为PC,造型比较简洁,初看产品好像非常简单,其实不然,这套模具是非常地复杂,甚至有无从入手的感觉。由于产品内测是有5°斜度的,横置内壁的4个螺丝柱阻碍了模芯的脱出,对于注塑模具来说,出模方法极为繁复。由于外壳四周也均为5°的倒斜,4个螺丝柱的脱模受到严重的限制。考虑到模具结构的复杂性,客户又要求一模二穴,所以,浇口形式的选择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我一拿到产品3D,基本可以肯定是要用前模内缩芯的结构,所以,点浇口和热流道的形式是被排除的。经过Moldex 3D公司的模流分析,用潜伏式浇口的效果比较好,只有这种形式的浇口可以实现前模内缩芯结构的布置。具体分析结果见图3。

    二、模具结构的初步设想

    对于这类的产品,做“斜顶块”是直接的想法,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到,由于4个螺丝柱的脱模是用推管来实现的,然而,从上图可以看到,斜顶块与推管是相互干涉的,假如在斜顶块上开一个缺口,避开推管,原理上是成立的,但是做成具体的零件并不合理。因为斜顶块在脱模时要水平移动9.2mm,推管外侧的凸模将被开通。

    另外,由于产品的下部沿周有一圈R0.5的圆角,所以斜顶块上必然有凹下0.5的造型,当斜顶块向上顶起时,一定会有一个向内的水平移动,但是这个凹下的0.5的部位当充满了塑料(PC)后就会阻挡斜顶块的的水平运动。所以,用斜顶块的方案是行不通的,见图5。

    第二个思路是做“内缩滑块”,见图6。

    如图6所示,假如二个内缩滑块向中间移动,给4个螺丝柱让出位置,产品就可以正常脱模,但是这个方案也将面对二个问题,一是产生二个内缩滑块的斜铲块必须布置在定模一边,假如放在动模一边将无法安排动模芯的冷却水路。第二是二个内缩滑块的轨道的间隙肯定会“钻料”,这样模具将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必须想办法将内缩滑块的滑动轨道安排在定模一侧。

    三、分模

    首先我们先将上下模简单地分开:见图7和图8。为了实现内滑块缩芯机构,模芯可以被分割成这样,见图9。

    图9中的中间部分安排到前模,将这个部分设计成为内缩芯机构。动模芯的基础部分仍然可以布置理想的冷却水路和推管顶出机构,见图10。

    安排到前模的一块是这样的,见11。

    它可以被分割成3块,是设计内缩滑块和斜铲块的“基本型”,由于产品的造型的原因,一侧有“边”,一侧没有“边”,所以滑块内缩的距离是不同的,本来为了加工方便,可以将二边的滑块的斜度做成一样的,但是由于机构的运动空间非常紧凑,所以我将斜铲块的二侧的斜度做成不同的,一边是4°,另一边是10°,见图12。

    四、内缩滑块和斜铲块的设计

    内缩滑块和斜铲块的设计是本套模具设计的关键所在,所有的其他部件的设计都是服从于内缩滑块和斜铲块的设计。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这3块都是被安排在定模一侧的,中间的一块就成了斜铲块,两侧的二块做成了内缩滑块。后,这3件设计成如图13所示。

    开模时,主分型面先不打开,让前模板与前模底板先分开一小段距离(30mm),迫使有凸“T”型轨道的斜铲块与有凹“T”型轨道的内缩滑块产生相对运动,前模板和前模底板分开30mm后是这样的,见图14。

    这时内缩滑块已经可以与产品分离。直到滑块完全从产品里脱出来,然后主分型面分开,产品跟随动模芯后移,在运动过程中,内缩滑块上的凹的“T型槽”与斜铲块上的凸的“T型槽”始终有一小段是套在一起的,以免复位时“T”形轨道对不上,见图15。

    考虑到斜铲块与内缩滑块这3个零件是在产品的中央位置,冷却尤为重要,我在斜铲块里设置了“水塘”和“隔水片”,见图16。

    两边的内缩滑块是用铍铜做的,这样可以提高热传导的效率,斜铲块是用耐磨的合金钢制作的,硬度为HRC48度。

    五、定模仁的设计

    根据客户的要求,这套模具是一模二穴的,我们要考虑到浇口和横流道应该尽量短,又要考虑到二组内滑块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考虑再三,决定将二穴的中心距设计成为130mm,见图17。

    翻过来是这样的,见图18。

    这个定模仁与定模框的固定,我们采取了这样的一个设计。因为考虑到内缩滑块和斜铲块之间有个相对运动的距离(30mm),而内缩滑块是被附加在定模仁上的,定模仁又是被固定在定模框上的,而斜铲块是固定在定模底板上的,所以,每一次开模,定模框就会与定模底板分开30mm。所以定模仁必须要固定在定模框上,但是定模框的底部是通的,常规的螺丝固定的方法就不起作用。我们采用了图19的固定方法。

    在定模仁的反面做了一个台阶,从台阶处收紧螺丝:

    这样的固定方法可以使得定模仁非常稳定,同时又可以获得短的主流道。

    小结

    讲真的,这套模具无论从进胶到模具结构的构思,都有点难度,现在既然已经设计出来了,模具也投入了生产。我将几个关键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1、内缩滑块是安排在定模侧的,开模时定模框与定模底板先分开一段距离,使得内缩滑块与斜铲块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实现滑块的内缩,是典型的前模内缩芯机构,可以用在很多场合。关键是在模具的开合过程中,内缩滑块与斜铲块始终有一小段是套在一起的。假如设计时没有想到这一点,内缩滑块与斜铲块离开了,再想对准“T”型轨道是不可能的,后果是内缩滑块与斜铲块被压坏。

    2、内缩滑块的轨道的形式和装配方法有独特的地方。

    3、浇口的设计有点无奈,但是我的思路是,虽然浇口要合理,要优化,但是始终要服从模具的总体结构。这套模具的浇口不是很优化,但是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而且主流道非常短,使得入胶的阻力比较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