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推算方式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正品香灸越存越香,香灸厂家批发,香灸定制,香灸加盟,三伏灸批发,灸条批发,香灸试用,十几种灸款,价格优惠,公众号:香灸工厂,欢迎咨询试用, 王小姐 手微同号
根据干支纪日法,每逢有天干庚的日子就叫庚日。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庚日出现的早晚也会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有些年份有伏天30天,有些年份有伏天40天的情况。
21世纪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MOD 10 =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香灸频率是怎样的呢?
香灸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搬书本,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以自己香灸后的感觉为准!
比如,今天香灸做了2个小时,效果不错,明后天就可以继续做;香灸一般是双向调节,不易上火的,如果少数客户哪天有点儿上火,那就得多灸滋阴穴位;如果还是上火,那就干脆休息2天。就这样,自行调节灸量和时间,什么时候效果刚刚好,就把这个灸量和时间设定为标准量。
再比如,今天香灸了关元,产生了明显的灸感,那就以关元为主,尽量延长这个穴位的香灸时间。
当然如果您是日常调理的话,每个月一般有2个节气,我们最基础的在节气时间去施灸,按照节气保证每个月有2次的节气灸调理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