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性污水、废水更容易腐蚀污水、废水处理设施。
(2)偏碱性废水更有利于后段混凝沉淀的效果提升。
(3)就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来说,抗碱性污水、废水的能力优于抗酸性污水、废水的能力。
(4)偏碱性废水更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为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提供了便利。
在中和酸性污水、废水的时候,如果污水、废水中需去除颗粒物较多时,采用氢氧化钙要优于使用氢氧化钠的效果,特别是兼带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时。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1)pH值与水质水量的关系。pH值的异常波动,并对污水、废水处理系统构成威胁的情况,更多的是发生在以处理工业废水为目的的污水、废水处理厂。当企业瞬间排放水洗水、着色水、前处理废水的时候,往往伴随大水量、过低或过高pH值的废水。此时,水中其他污染物指标并不高,仅仅在pH值的波动上显得特别突出。究其原因还是以水洗水、前处理水为主的此类废水所特有的低有机污染物、低悬浮颗粒为代表的低浓度的清洗水为主。
熟知此类废水的特性,除了要充分利用调节池的功能外,也需要我们操作人员走出去,与排放此类pH值波动过大的污水、废水排放单位建立lian系,以便提早预知并做好对应的策略准备,这样的工作还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在不能备有多种中和药剂的情况下,一旦因为,药剂不足导致无法中和高浓度污水、废水时,将对后续的活性污泥系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pH值与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关系。活性污泥沉降比通常受pH值的冲击影响较大,变现得也比较快速和明显。因以细菌为主体的活性污泥对pH值的忍受存在一定的限度,当受到过高或过低的pH值废水、污水冲击的时候,在沉降比检测时往往可以看到,活性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发现液面有漂浮的活性污泥絮体。通常pH值低于5或高于10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快速而明显,活性污泥系统受抑制恢复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