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耿精忠(1644—1682年,中国清朝靖南王,为三藩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叛据闽中时,铸裕民通宝钱。
该钱按照判别分为,小平光背,折二背右“一分”,折十背左右“壹钱”,背左右“浙一钱”等。
裕民通宝为清初三藩中的福建耿精忠所铸。钱币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有小平光背,折二背“一分”,折五背“一钱”或“浙一钱”。
清朝初年‘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军在进入山海关后,介于自身八旗兵兵力不足和中国地域的广大,所以扶植了三藩军队,作为攻击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的先锋,即‘以汉制汉’。
但全国统一后,三藩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拥有过大的兵权、财权和地方政治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清廷分庭抗礼,成为了清王朝内部的极大不安定因素。
所以,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年轻的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战争爆发。而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军攻入云贵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