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1921年、1922年有“H”字版和无字版之外,其他年份的一元坐洋都是属于“A”版。法国货币的使用单位是“法朗”,法属的印度地区发行的货币单位不用“法朗”而用“皮阿斯特”,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显示表示印度是其海外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其二是为了区别本土货币和殖民地区的货币。 “坐洋”银币做工精良,成色足,受到了亚洲各国的青睐。1元(皮阿斯特)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28年,总共发行35种,;50分“七角”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36年,共发行9种;二十仙与十仙“七角”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37年,20分共发行35种,10分币共发行39种。由于原料银供应不足或市场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每种面额“七角”银币都有一些年份没有开铸。银币在印度发行长达59年间,1元坐洋仅有1885~~~1928年铸造,而其中的~年都没有开铸1元“坐洋”银币。50分的“坐洋”银币仅有~6年等9个年份开铸,其他年份都没有开铸。20分的坐洋在~~1~1936年没有开铸银币。10分的坐洋在~~1936年也没有开铸银币。
坐洋也是曾经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流通过的众多外国银币之一种,因此它也成了历史上法国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的实物佐证 清史料中有出使英法的大臣曾纪泽在1879年6月24日奏章,中写道:“法国外部瓦定敦咨称:法国现铸造大元银钱,用之于安南等处地方,并拟用之于附近各国,甚愿贵国收受此钱通行天下,并望海关衙门准其收,”,可见法国当年开铸坐洋的初衷除了在殖民地行用,而且还有打入包括中国在内的“附近各国”的企图。随着房地产,金融,股票行业的萎靡,国家对艺术品行业的大力支持,再加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钱币的价值以及市场行情对广大藏友来说也就如同矿泉水一样透明!以前下乡收银元的现在已近成了千万亿万的大Boss,人们对艺术品的认知也不再是一张白纸,但有一点,都知道这东西价值高,到底多少为准呢?
坐洋共计38个版式;如:1885~1895之间发行均为加重版,重量为27.215克,1895~1928之间改为普通版,重量减为27克------这是按照年号、重量版块的区别;再如两个年号中分别出现“A”版(极少见,未见流通币,存在争议,认为是样币或伪造)、“H”版和无字版三种,而其它年号的坐洋则只有“A”版;除了按照上述情况收集坐洋外,还必须注意坐洋的收藏价格相对较低,其中品相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版块是影响价位的参考因素,个别稀缺品是必须注意的关键因素。在鉴定真伪后,1890年加重版应属于珍稀品种93属于加重版的稀少品,而无字版属于普通版的稀少品。
坐洋,区别于站洋,因为银币的正面铸有坐着的不列颠女神而得名,站洋的那个人是站着的。坐洋也称坐人儿、法光、七角(因为这种银币正面所铸的自由女神坐像头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根据1952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出版的《银元图说》,其正式名称应为安南银元。坐洋属于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元,是清末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元之一。坐洋币真的那么值钱吗
以下为近几年坐洋成交记录:
1885年坐洋 380万
1908年坐洋 450万
1890年坐洋 560万
1910年坐洋 670万
1922年坐洋 550万
1903年法属安南“坐洋 275.15万
坐洋”安南银币三十五枚 186.86万
民国时期镶“坐洋”银币刻 176.52万
1930年法国坐洋二角 150.46万
1930年法国坐洋二角 17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