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璃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在商周就有记载,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唐朝韦应物《咏琉璃》中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琉璃灿烂夺目的诱人风采。
据说,古法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的范蠡铸剑时发现的,被越王命名为“蠡”。之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 ,将“蠡”打造成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同年因为战事,西施前往吴国和亲,不得不舍情取义,临别时将“蠡”送还。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泪水在其中流动,被后人称之为“流蠡”(琉璃谐音)。故事虽然凄美,但却为琉璃增添了无限神秘色彩。
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所以世上没有两款一模一样的琉璃。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琉璃财神站像《千玉财神》一件,藏品底长6.7厘米,高19.5厘米。此财神站像由琉璃精雕细刻而成,财神一手握元宝,一手端如意;财神笑脸盈盈,和蔼亲切。器身刻有“千玉财神”四字;财神是财富的象征,寓意财源滚滚来。此件《千玉财神》,质地细腻,半透明,内透淡黄色,呈现出清澈、剔透的质感;让人感受到整体造型与色泽、美感与创作意念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意境之美,堪称无价之宝。
中国琉璃是古代汉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它是沉积历史的华丽,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价值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