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肌苷
中文同义词:9-D-核糖次黄嘌呤;次黄苷;次黄嘌呤核苷;肌甙;肌苷;9-β-D-呋喃核糖基次黄嘌呤;次黄嘌呤肌苷;次黄苷/肌苷
英文名称:Inosine
英文同义词:Atorel;beta-D-Ribofuranoside, hypoxanthine-9;beta-Inosine;HXR;Hypoxanthine D-riboside;Hypoxanthine, 9-beta-D-ribofuranosyl-;hypoxanthined-riboside;hypoxanthinenucleoside
CAS号: 58-63-9
分子式: C10H12N4O5
分子量: 268.23
EINECS号:
Mol文件: mol
肌苷 性质
熔点 deg;C (dec.)(lit.)
比旋光度 c=1,H2O 18 oC)
沸点 226 C (dec.)
折射率 -52 ° (C=1, H2O)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溶解度 HM, clear, colorless
水溶解性 2.1 g/100 mL (20 oC)
Merck 14,4975
BRN 624889
稳定性 Hygroscopic
化学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略溶,在氯仿、乙醇中不溶,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等碱溶液中易溶。本品的饱和水溶液约含肌苷1.5%。 mp218℃(分解)。
用途 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可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轻度腹泻,不能与乳清酸、氯霉素、潘生丁及硫喷妥钠注射液配伍。
用途 用作辅酶类药物
用途 生化研究。医药用于促进白细胞增长
用途 本品几乎无毒性和副作用,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人体细胞,使处于人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细胞能继续顺利地进行代谢,并能活化酸氧化酶类,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疾病、心疾患、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小、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预防和解除锑剂引起的副作用。
生产方法 肌苷可通过直接发酵法生产,也可通过半合成法生产。半合成法采用发酵制得的甩苷酸二钠为原料,经脱膦而得肌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