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伟大发明之一,每个时代的瓷器都蕴含了当时独特的时代特征与艺术风格。梅瓶,也称经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用途为酒器、花器。梅瓶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领域中属于单一器型,延续时间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一种造型秀美、受到颇多赞誉的器物,有“天下第一器型”之称。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从出土传世梅瓶看:如越窑秘色釉梅瓶,胎体适中,釉色苍翠,温润如玉,当属绝品;吉州窑梅瓶更有特色,纹饰有印花、刻花、贴花。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腹部书有“醉乡酒海”,有书“仁和馆”、“细酒”字句,这不仅是梅瓶上有文字的最早记载,更说明酒与诗文的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证明了它是一种酒器。
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载:“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侧微束,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文人雅士推崇梅花的清瘦和稀疏,而梅瓶的丰腴姿态,恰恰可与瘦梅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对比。其身沉淀了深厚的文化概念,致使梅瓶不仅作为器物存在,更延伸为一种审美意象。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珊瑚釉描金松鹤延年梅瓶”一对,口径3.5-4.2厘米,高20.5厘米。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底款“洪宪年制”。此对梅瓶通体施珊蝴红釉为底,釉面莹润,釉色鲜艳明快,瓶身绘描金纹饰,画工精湛,寓意延年益寿。整器造型挺秀俏丽,身材修长,纹饰精美绝伦,线条流畅,姿态优美,“美人”气场十足,有着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梅瓶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其无不表现出古代汉族工匠的才能和智慧,还有他们那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梅瓶,在中国瓷器史上美了1000多年,至今仍然备受人们青睐。在收藏市场上大放光芒,它是精美的陈设器,是价值不菲的艺术品,是瓷器市场上的重头戏;更是诸多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