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哪里可以鉴定
重庆,这座美丽的山城,近段时间频频吸引着全国人民的zwnj;眼球,成为“网红城市”而备受关注。今天,我们不谈山城的帅哥美女,也不谈美景美食,泡上一杯清茶,和大家一起聊聊四川银币,聊聊与重庆有着密切联系的“类重庆版”的话题
记 得2007年左右,最早在通货里发现这个版的时候,觉得非常奇特,尤其是背面的两根出须,彰显了“重庆版”的标志性特征,但是正背面的文字形态,又和“重庆版”有着明显的差异,于是,便开始了收藏和研究这个版式的漫漫长路。10年了,陆陆续续过手和见过这个版有10来枚了,自己留下了4枚,也是代表性的4枚,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探讨一下吧。
在众多的四川军政府银币里,“重庆版”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对于川币爱好者而言,因其铸造精美,文字独特,自然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好品种,市场价格也往往比普通川板高出20%左右,其中的“三毛”、“三横贝”、“象牙四”、“细水汉”、“34出须”、“56出须”等稀少版别,更是凤毛麟角,一币难求。
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并不是大家熟知的“重庆版”,而是和“重庆版”有着近亲关系的“类重庆版”,当然,也有很多朋友称之为“军阀重庆版”或“仿重庆版”。提到这个名字,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陌生,所以就先发一枚给大家看看,和普通重庆版做个对比,大家看看,是不是长得很像啊。
从所见的“类重庆版”实物来看,存在几个大的差异之处:一个是正面“银”字,笔笔画的长短和粗细是的差异,可以以此称之为“粗字版”和“细字版”;第二个差异就是背面的“汉”字,以“汉”字廿头的形态,分为“正头汉”和“歪头汉”;第三个差异,就是经纬线的数目,这也是非常清晰的差异,有心的朋友可以仔细数一下,一种是横29竖44,一种是横36竖54,我们可以称之为“稀须版”和“密须版”,同时,对于下方的出须位置,“稀须版”的位置在3和4线,也就是34出须,而“密须版”的位置在4和5线,也有5和6线,也就是45出须和56出须。这一系列的出须版别,和标准的重庆版完全相同,同时,还存在有“宰须”的现象,这也是重庆版独有的特色,所以说,“类重庆版”和重庆版的密切联系,可见一斑。
“类重庆版”的出现,一直是个未解的谜团,很多朋友觉得,这个版,是重庆周边的某个大军阀铸造,也有朋友认为,可能就是重庆铜元局正式铸造的。我们知道,重庆铜元局早期铸造的四川军政府银币,是“大点金”,因为驻守重庆的军阀刘湘与川内军阀交恶,重庆所铸银币遭到川内其他地区抵制,于是把“大点金”的两点改为横划后流通,就是“点金版”。之后,重庆铜元局又重新开模铸造出须版的“重庆版”,用出须作为记号,以示与成都版进行区别,后又同样遭到川内抵制,所以直接将两个出须去掉,就是不出须版的“重庆版”,这才得以在全川顺畅行使流通。所以,重庆铜元局铸造川版的顺序应该是“大点金”—“点金版”—“出须重庆版”—“不出须重庆版”,从发现的“类重庆版”实物来看,出现的时间,应该晚于“大点金”和“点金版”,与“出须重庆版”时间接近。从“类重庆版”的形制和铸造质量来看,不会是一般的小军阀所为,诸多细节,与“重庆版”几乎如出一辙,所以很多朋友认为,“类重庆版”是重庆铜元局铸造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可以大胆的做个假设,如果“类重庆版”就是重庆铜元局铸造,这就是继“点金版”之后,在重新开模铸造“出须版重庆版”之前,这个中间段的短时过渡产物。
“类重庆版”因为铸造时间短,流通区域有限,导致留存的实物非常稀少,自从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川币爱好者梦寐以求之物。我们期待着,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类重庆版”发现,也欢迎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收藏和研究,把“类重庆版”的神秘面纱,早日彻底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