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造光绪元宝北洋龙洋在中国近代机器铸币史上属一个大系列,其铸期历时甚长(从光绪22年—光绪34年[1896至1908年]),历经十余载,币模几经更替,即使同一铸造年份亦往往由于修模、币材、工艺技术、工厂管理等诸多因素,造成版别异常繁杂。北洋34是藏友收藏的一大体系,针对34年版别做了些归纳,供藏友参考。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古钱币收藏一直是一大热点。因钱币材质珍贵,加上当时清末、民国战乱等因素,一些珍贵罕见的银元已经存世稀少,收藏价值极高。光绪年间,为了求得一时安定,当时对外连年割地赔款,加上外国列强的巧取豪夺,导致中国大量的白银流失,所以在李鸿章的倡议之下,在英国购进了先进的铸币机器设施,率先在广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铸币厂,试铸成功后,全国各省争先恐后的相继效仿,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省份的铸币厂。
北洋34年常见版别:
1、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最常见的版别)
2、北洋34年长尾龙错配短尾云(这个版相对少一些)
3:北洋34长尾配左上短云
4、北洋34年短尾龙版短尾龙配短云
5、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
6、北洋34年开云版(云有一个开口)
7、小字34(34略小,龙身类似33年:平额龙鲮略显模糊)
8、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 别中排名第一,还有北洋34卷3异4,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
清乾隆年间(18世纪中期),国外银元开始大量流入我国,其中最为常见的有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鹰洋、英国和日本银元等。具有统一价格标准的外国银元进入中国市场后,给清代货币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外国银元外形一致,价格几乎相当,使用方便,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广受欢迎,虽然清政府一再禁止外国银元的流通,却遏制不了外国银元流通越来越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