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茂名不成交退费的权威拍卖公司

  • 发布时间:2019-05-20 14:58:02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龙华区金銮国际商务大厦5楼
    公司:国威(深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手机:13556850082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国威(深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

       ┏━━━━━━━━━━━━━━━━━━━━━━━━━━┓ 

                   ┃市场部征集部:蒋经理 :dm881112

                   ┗━━━━━━━━━━━━━━━━━━━━━━━━━━┛

    ===========================================

    哥窑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亦是一段不朽的精彩传奇。考察“哥窑”一词,现有可查阅的数据最早见于元人孔齐成书于公元1363年的《静斋至正直记》一书。

    书云:“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今在庆元(注:宋时庆元一直属龙泉县管辖)见一寻常青器菜盆,质虽粗,其色亦如旧窑……

    ’”尽管该文献没有出现“哥窑”二字,但一般认为“哥哥洞窑”、“哥哥窑”与“哥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而已。“哥窑”的确切称谓,最早出现在明代曹昭成书于公元1387年的《格古要论》中:“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糙,色亦不好。”至于将哥窑与宋代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相提并论,并被后人冠以“宋代五大名窑”之名,则始于明晚期好古之徒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上面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真正论及哥窑产地,则见于明代嘉靖年间几部文人笔记,例如陆深的《春风堂随笔》写道:“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

      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郎瑛的《七修类稿续稿》提及:“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    然而哥窑窑址迄今尚未能最终确定,学术界有杭州乌龟山说、杭州老虎洞说、浙江龙泉说等不同说法,特别杭州老虎洞在元代地层发现类似标本和典型的窑具,曾令不少学者相信该地最有可能是哥窑窑址。

      但最近的重要学术发现则是从2011年10月起,浙江地区考古工作者在已有的龙泉溪口瓦窑垟窑址和新发现的小梅瓦窑路窑址中找到了烧制黑胎青瓷的龙窑遗迹,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黑胎青釉瓷器标本。其中在小梅镇瓦窑路窑址的灰坑中集中出土了200多件可复原的黑胎青釉的尊、觚、簋等礼器类产品。此次所发现之标本均符合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哥窑”特征:黑胎、紫口铁足、胎骨厚薄不一;青色釉,深浅不一,开片呈浅白断纹。

     这为哥窑窑址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学术界在探索哥窑窑址的问题上有更加宽广的视野,但是哥窑窑址谜团的最终解决还有待于更为深入的调查和科学取证。至于哥窑的始烧年代则有宋代和元代两说,近年学术研究多倾向于认为哥窑器为元代作品。在前述《至正直记》和《格古要论》中对此认为哥窑即“元末新烧”,迄今所知,考古发掘宋代墓葬从未出土过“哥瓷”,而元代墓葬则有“哥瓷”出土,最为显著的二例就是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家族墓出土哥窑瓷器8件和南京洪武汪兴祖出土的哥窑瓷盘11件。

     考古与文献皆证实了相同的结论,即哥瓷出现于元代。尽管哥窑的产地与年代迷离不清,但丝毫不影响历代精英阶层对哥窑的喜爱和追求。明人鉴赏瓷器注重瓷釉表纹理的变化与色差,哥窑“金丝开片、紫口铁足”的特点正好满足了精英阶层对居家清供、好古赏玩的想法,因此哥窑金丝开片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明清绘画中,如明代沈周《瓶中腊梅图》、清代蒋廷锡《瓶莲图》等。   

      哥窑真品数百年来备受世人所珍视,珍如拱璧,能得以目睹真容、抚鉴亲赏者寥寥无几,入清以降,好古天子乾隆皇帝品鉴内府旧藏文物时对哥窑颇为推崇,在《清高宗御制诗集》中其曾对历代陶瓷赞咏诗共一百九十九首,其中赞咏哥窑为二十首。诗文之中流露出其对哥窑独特之珍爱。如《咏哥窑周素尊》“古质天然朴不华” (《御制诗四集》卷之五十),《咏哥窑葵花碗》“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御制诗四集》卷之四十二)。哥窑并非以一色纯净而取悦士人,而是借助独特的物理效果独步古今。

     乾隆皇帝曾如此赋诗赞颂哥窑,正是反映了哥窑在艺术上追求质朴无华、淡雅自然,极易触动文人内心深处,从而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不可泯灭的精彩传奇。

     深圳弈古轩有幸征集到的此件带“贡”字款的哥窑粉青釉炫纹双耳瓶。此器物造型撇口,中颈,溜肩,长圆腹带炫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鱼耳,全身铺满开片,通体施青色釉,釉色莹润,细微之处且有少量的冰裂纹,开片自然,错落有致,纵横交织如网,层层迭迭,晶莹透亮,在青釉的掩映下,犹如冬天江河里的冰块碎裂,相得益彰,饶有趣味。口沿施有少酱釉,底部呈铁足状。双耳瓶在灯下熠熠发光,抚之慨然。千年光阴陡过,物是人非。此器形十分稀少,加上哥窑存世量非常有限,因为此件哥窑粉青釉炫纹双耳瓶有很高的收藏投资价值。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