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相比近两年不断低迷的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今年钱币交易显然要活跃很多,各板块精品迭出,精彩依旧,珍稀钱币成交价稳步提高,尤其是明清民国钱币异军突起,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睐,成为钱币交易市场一个新的热点。
经过十余年的培育,以机制币为代表的钱币交易市场终于在大放异彩。即便与海外市场相比,当前内地市场亦不逊分毫。收藏者、投资者群体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对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来价值。
康熙年间,全国设有24个铸钱局,不同铸钱局铸行的钱币各不相同,将这24种钱币集齐即一套,从这24种钱币正面文字看,没有多大区别,皆为康熙通宝,其背文却各不相同,除户部宝泉局和宝源局为满文外,其它22种钱币均为满汉两文各有一字,其左为满文,右为汉文,这22个汉字代表22个铸钱局,若细分版别,还有一种康熙“罗汉钱”。
炉记使用的是一种古老的计数方式,正式名称应该叫“中国码”。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称呼:又称商码、花码;广东称之为“猪屎码”、“番薯码”;南洋称之为“菜码”、“咸菜码”;苏州称之为“苏州码”等等。是另一种在中国民间流行的数字,脱胎于算筹,据说港澳地区的街市、旧式茶餐厅、五金铺及中药房仍局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