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回收——高价上门————”有茅台酒经销商对记者说道。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国内整个白酒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茅台酒销量一度下滑,茅台酒厂自身走到生死存亡考验地步。事后,袁仁国回忆称,彼时危机倒逼之下,酒厂决定放弃对计划供应体制的依赖,真正走入市场,并由此逐步建立了适宜自身发展的“八个”理念。“这次危机给我们带来的自省和改革,反倒让茅台实现了结构性的改变,从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进入现代企业时代。”彼时,时年42岁的袁仁国临危受命,接棒贵州茅台总经理一职。在袁仁国的带领下,茅台酒组建了一支包括他在内的18人“敢死队”。之后,茅台酒继而发展出了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在茅台集团的发展,有三个重要人物,袁仁国是其中之一,茅台酒的定位、茅台年份酒的打造,都是他们的杰作。”一位白酒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去年5月,袁仁国卸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位前夕,彼时的茅台集团,以及股份公司贵州茅台又站在了自己另外一个辉煌时代。茅台酒,达到“一酒难求”地步。2017年4月份,作为集团的股份公司,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贵州茅台二级市场市值上超越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高的烈性酒酒企。 但茅台也遭受巨大的非议,即究竟茅台酒卖到哪里去了,一方面是茅台酒价格高不可攀,另外一面是,普通消费者难以按照指导价格买到茅台酒。 茅台酒的经销商们也处于风口浪尖上,屡屡被质疑是酒价的推手之一。事后,茅台的处罚通报中,多多少少证明经销商层面的确存在一些乱象。如2018年,茅台开出了首张罚单,缘由是发现经销商哄抬茅台酒价格、转移茅台酒再高价出售等情形。茅台集团也多次祭出茅台酒稳价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时至今,市面上的茅台酒价格依旧高不可攀。从贵州省纪委监委目前的通报中,茅台酒经销商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