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最稀少的玉是什么玉?

  • 发布时间:2019-05-24 19:58:39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佛山,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富力国际金融中心
    公司:广东众信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手机:15672075776
    微信:w1567207577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很多人在收藏和田玉的过程中容易走入这样几个误区:

      认老不认新:

      玉文化有8000年的历史,贯穿中华民族的各个朝代时期,并且绵延不断。因此留存下来的文物中,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很多收藏爱好者所热衷的。但对于古玉,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等知识基础才能鉴赏。如果没这样的功底,是很难有所建树,加之古玉的仿冒十分猖獗,辨识真伪始终是个难题。所以对于大多数爱玉的朋友,不妨从新玉开始。

      认白不认润:

      大多数人对玉的概念是白玉,所以白度也就成了对玉评价的重要标准。其实作为软玉之王的和田籽玉,白度并不是第一要素,油润度才恰恰是籽玉的灵魂,这也是籽玉与其它玉种的鲜明区别。单纯比白度,籽料比不过俄料,籽料是有油润的白,不刺眼,而不是绝对的纯白。

    认皮不认质:

      皮色是籽料的重要特征,皮色不仅用于判别是否是籽料,也为玉雕作品凭添了许多姿色,因此很多籽料的玩家对皮色趋之若鹜。但对于皮色的追求不能喧宾夺主,终究最为核心的是玉质,皮色是锦上添花。

      认工不认玉: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玉器的雕工能为玉石赋予艺术生命,呈现出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美感。从玉雕艺术的角度,并不是为了展示技艺,而是要因材施艺,巧妙利用玉料天然的特质,哪怕是瑕疵,雕工就是为了让玉的感观效果更美。之所被称作为“玉雕”,一定是“玉”在前,“雕”在后,“雕”是为“玉”服务的,脱离玉质而单纯欣赏雕工,那就是“本末倒置”。而且通常情况下,好的玉雕师绝不会为烂料下功夫,正所谓“好料配好工”。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志趣网